西安大雁塔的传奇起源,揭秘其独特建造之谜

西安大雁塔的传奇起源,揭秘其独特建造之谜"/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西安大雁塔的由来和建成过程。
"一、由来 (Origin)"
大雁塔的由来与玄奘法师(Huiyuan)的西行取经和译经活动紧密相关。
1. "玄奘西行与取经:" 唐朝初年,高僧玄奘为了求取印度(古称天竺)的真经,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险,西行五万里,到达天竺。他在那里学习了多年的梵文经典,并获得了佛经、佛像、舍利等宝贵的佛教文物。 2. "返回长安:" 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对他非常敬重,下令将他从印度带回的经卷、佛像和舍利等供奉在长安的慈恩寺(Ci'en Temple)内。 3. "翻译经文:" 玄奘不仅带回经书,还承担起了翻译这些梵文经书的工作。这项工作浩繁复杂,需要一个非常稳定、安全且便于存放经卷和供人瞻仰的场所。 4. "建造雁塔:"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经卷和舍利,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瞻仰和阅读(部分经文会公开宣讲),当时的唐太宗下令,在慈恩寺内建造一座宝塔来存放这些佛教圣

相关内容:

#创作挑战赛#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它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玄奘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的一座砖塔。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64米,共七层,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木柱构成的架构被平均厚达 6米的内外两层青砖包裹。外层6米厚的青砖是后来修缮时搭建而成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并不是最初的大雁塔。最初时期的大雁塔有 5层。后来唐高宗派人修建加升至9层。后经历史战火交替,寺院废毁殆尽几经修缮,至后唐时期,降为 7层。

因为由青砖和土塈(湿土夯筑的风干砖)搭建而成,建成不久,塔身就因土块垮塌而毁坏。漫长的历史中,大雁塔总共被摧毁过5次,修缮过16次。不断地修修补补中,大雁塔的建筑风格也从最初借鉴印度菩提伽耶塔,到后来慢慢融入中国的宗教风格、风俗文化、社会环境中。

建造这座佛塔的说法有很多种,有些说法是为了报答菩萨所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还有一种说法:它和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代人尚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此得名雁塔。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也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一直至现在,大雁塔都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还被设计在了现代西安市市徽中。#历史古迹#

印度菩提伽耶塔

发布于 2025-08-08 16:43
收藏
1
上一篇:知否?水元素竟扶正了大雁塔之谜! 下一篇:宽窄巷子城市候机楼盛大启航,景区内值机托运,专车接送,出行无忧攻略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