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清发
西部网讯 (记者 凌旎 杜鹏)今天(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大雁塔倾斜、钟楼沉降、耕地盐碱化......其实都和“地下水”有直接关系。恰逢“世界水日”,西部网·陕西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清发,请他讲解地下水保护对于陕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知否|“shui”扶正了大雁塔?
在西安的大雁塔,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建筑,曾一度倾斜,令无数人为之担忧。然而,正是“shui”,也就是水的力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了大雁塔的稳定。
大雁塔的倾斜,源于地基的沉陷不均。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和地质结构的变化,塔基发生了不均匀的沉降,导致大雁塔逐渐向西南倾斜。这种倾斜虽然不至于威胁到塔的结构安全,但却让人们对这座古塔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创新的方案——利用水的浮力来扶正大雁塔。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塔基周围注入水,利用水的浮力来抵消一部分塔身的重量,从而减轻地基的压力,促使地基发生微小的回弹,进而扶正塔身。
实施这个方案的过程充满了挑战。首先,专家们需要在塔基周围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勘察,确定注入水的位置和数量。然后,他们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将水缓缓注入塔基周围的空隙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时刻关注水位的变化和塔身的反应,以确保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雁塔的倾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塔身的倾斜度减少了,塔基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增强。这一成果不仅令无数人对这座古塔的未来充满了
视频加载中...
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清发
西部网讯 (记者 凌旎 杜鹏)今天(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大雁塔倾斜、钟楼沉降、耕地盐碱化......其实都和“地下水”有直接关系。恰逢“世界水日”,西部网·陕西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清发,请他讲解地下水保护对于陕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