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鱼从顶流到过气,不到五年光景,全国超三成门店倒闭,食客直言“吃腻了预制菜”——网红餐饮难逃短命魔咒,创新乏力才是致命伤。
酸菜鱼最火的时候,商场里排队两小时起步。

现在路过同一家店,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不是消费者变心了,是这届酸菜鱼真不行。
当年冲着现杀活鱼去的,结果后厨连条鱼尾巴都找不到。
全是用中央厨房配送的冷冻巴沙鱼,酸菜包撕开倒进汤里,三分钟上菜快是真快,但吃进嘴里的全是科技味。

更扎心的是价格翻倍。
以前人均40能吃饱,现在没个百来块出不了门。
花这钱吃预制菜包,不如隔壁川菜馆点个鲜椒牛蛙实在。
连外卖都玩不动了,打开平台全是19.9元的“酸菜鱼套餐”,评论里清一色吐槽:“鱼片碎得像饺子馅,汤底齁咸配三碗米饭”。

其他菜系都在拼命卷,火锅店把甜品做成网红,湘菜馆整出臭豆腐汉堡。
酸菜鱼呢?
顶着国民菜招牌,五年只会在“微辣中辣特辣”里打转。
最新调查显示,23年酸菜鱼门店新品率不足8%,连卖奶茶的都比它勤快。

最绝的是供应链反噬。
某头部连锁被扒出用巴沙鱼冒充黑鱼,被罚了80万照样不改。
消费者早学精了,刷到“活鱼现杀”的广告直接划走:“信你个鬼,上次吃到的鱼片都带冰碴子”。
酸菜鱼凉得这么快,本质上和去年倒下的脆皮五花肉、脏脏包没区别。

网红餐饮只管赚快钱,供应链铺到哪,口碑就烂到哪。
什么时候能把“现杀现做”当底线,而不是宣传噱头,或许还有救。
现在刷到酸菜鱼倒闭新闻,评论区都在拍手叫好。
“预制菜收现做的钱,活该凉”“本来能做成酸汤版的烤鱼,非要搞成料理包大赛”。
也有明白人说大实话:“资本捧出来的网红菜,有几个能活过五年?下一波被宰的该是蟹黄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