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灿等 鹰子石 2023-02-24 09:28 发表于湖北
07《山海经》第五•中山经

作者简介—--屈原杨守敬诸子百家解读《山海经》----杨世灿杨泽甦宏杨泽未冬----杨氏第十七世孙杨永壹文杨永雯壹统稿

杨世灿,男,宜都人。副研究员。代表作中华书局出版《水经注疏补》《屈原研究》等。系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宜昌屈原学会学术顾问。
我们来参考解读《山海经·中山经》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山海经》原文佶屈聱牙,且篇幅较长,解读会侧重于关键信息、地理方位、神话传说以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可能意义。
"《山海经·中山经》参考解读(节选)"
《中山经》是《山海经》中“中山经”三篇(中山经、南中山经、北中山经)的第一篇,主要记载了“中山”地区的山川、神灵、异兽、草木以及一些与祭祀相关的活动。这里的“中山”并非特指某个现代地理概念上的中山,而是泛指华夏文明核心区域或中原地带南部的山脉区域,大致范围在今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解读要点:"
1. "地理框架与行进路线:"
《中山经》通常以山脉为单元,描述其名称、方位、大致范围、高峰、重要河流以及沿途所见的神灵、怪物、珍植物等。
它呈现了一种大致的行进路线感,从西向东或西南向东北,记录了沿途的地理特征。例如,开篇可能会描述“自太华山至于英山”,明确起点和终点,中间包含一系列山脉。
这种地理记述,即使带有神话色彩,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周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探索,可能也
杨世灿等 鹰子石 2023-02-24 09:28 发表于湖北
07《山海经》第五•中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