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鳌鱼峰裂点
根据崔之久先生《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一文,黄山花岗岩地貌在演化上呈现经典的“地貌回春”模式,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首先是花岗岩块体隆升与剥蚀阶段:黄山不同期次的花岗岩体共同构成一个隆起的地块, 此后经过长时间剥蚀, 直到中、上新世,形成夷平面。目前黄山中心区的缓丘平台地貌就是这一夷平面的残留。

第二阶段《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其次是浅切割阶段:夷平面形成后期,在上新世(距今500-250万年)期间,黄山轻度构造隆起,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轻度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

第三阶段《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最后是深切割阶段:随着浅切割阶段的进行,时间来到了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前)开始强烈地壳抬升,夷平面被强烈切割,河流向黄山中心地区进行溯源侵蚀,产生新的峡谷和高峰。

排云亭裂点

光明顶中央台地
(来源:黄山风景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