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子购房惊现过户噩梦,这套房背后的秘密让人无法接受!

浙江女子购房惊现过户噩梦,这套房背后的秘密让人无法接受!"/

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和意外的经历。虽然具体情况没有详细说明,但根据“过户发现大问题”这个描述,可以推测可能遇到了以下几种情况,这些情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1. "产权问题": "虚假产权":房子根本不是卖家合法拥有的,或者卖家的证件是伪造的。 "存在抵押或查封":房子在过户前就已经被银行抵押给银行,或者被法院查封了,无法正常交易。 "权利限制":房子存在其他权利限制,比如被多人分割、有租赁合同未解除且承租人不同意等。
2. "面积或结构问题": "面积缩水":实际房屋面积远小于合同约定的面积,或者与房产证登记面积有巨大差异。 "结构重大差异":房屋的实际结构(比如承重墙、格局)与合同中描述或卖家承诺的严重不符。
3. "隐瞒问题": "重大瑕疵隐瞒":卖家故意隐瞒了房屋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漏水、墙体开裂、线路老化、有污染、邻里纠纷严重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居住和使用。
4. "合同或法律问题": "合同陷阱":合同条款存在不公平或模糊不清的陷阱,导致实际履行时出现问题。 "交易对手身份

相关内容:

来源:杭州交通918

最近

浙江东阳的一位许女士

拍下了法院拿出来拍卖的一套房子

结果去办房产证的时候

却发现除了办证要交税

还要帮开发商交一大笔税

这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许女士在淘宝司法拍卖上,花137万拍下了东阳市白云街道一套190多平米的房子,拍卖单位是义乌市人民法院。

一开始,许女士想办理过户,可不动产权中心经过查询,发现她拍下的房子,房产证还没办出来,自然也就谈不上过户了。许女士随后去税务局一查,发现了情况。

许女士

开发商的第一笔开票税都没有交,我们后面的二次、三次税根本算不出来。

许女士口中的开发商第一道税,包括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税等6个税种。只有这些税款付清后,才能办出房产证。 以许女士这套房子为例,这笔税费要20多万,许女士要把这笔税费交清,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过户。

许女士表示,当初的拍卖公告上,只有这次拍卖的交税说明,没有提及开发商还有一笔未交的税款 。加上这笔税款的话,已经远远超出她的承受能力。

据了解,这次法院拿出来拍卖的房子有21套,都是同一个被执行人的。现在,绝大多数的买家,都和许女士面临着一样的税款困惑。

焦先生

面积是182多的平方,拍下来的价格是107万,开发商要交的税款达到50多万,这个税款跟我们的起拍价一加,就远高于市场评估价。

傅先生

我拍了一套房子是别墅,1300多平方,价格的话是942万,现在开发商的税收算起来的话,要交170 -180万的税。

据了解,这批拍卖的20多套房子,每平米单价都是六七千左右;而同小区的房子,目前市场价基本在1万左右一平米。单从价格来说,法拍房确实很划算。可如果算上第一道税费,总价就上去了。

之前的拍卖,拍卖单位是义乌市人民法院。几经辗转,记者终于联系上了义乌市人民法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开发商的第一道税没交,法院表示,拍卖公告里,已经把这一点包含在内了。

义乌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金子丰

在这个拍卖公告上写得很明确,就是拍卖的第3点,拍卖方式里面,若拍品存在二次过户等交易行为,本次交易外的交易费用由买受人承担,所以这个地方我们都加了本次,我认为是写得很明确的。

现场,记者也仔细查看了拍卖公告,公告上明确标明,目前房子仍登记在开发商名下,并且涉及二次过户,二次过户涉及到的税费,由买受人承担。

但是,许女士认为法院没有写清楚。他们觉得,所谓二次过户,应该是指第二次过户,而不是法院所说的两次过户。

义乌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金子丰

我们当时跟义乌的地税局也是进行沟通过的,针对这个二次交易的税费怎么描述,我们是斟酌再三之后这么写的,而且大多数的法院也都是这么写的。

法院表示,其实在法拍房中,买受人需要补交开发商第一道税的情况,经常会出现,以往的拍卖公告中,也都是同样的表述方式。此前,也没有出现过对这个表述的歧义,第一道税一直以来也都是买受人承担的。

现在,买受人对公告的表述有质疑,法院建议,通过法定程序,申请执行异议。

在记者的协调下,法院承诺,只要买受人提起异议,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前,法院一定会保证大家所缴纳房款的安全。目前,买家已经着手准备资料,提起执行异议。

律师提醒,在法拍房中,二次过户是指,房子产权不在被执行人名下,买受人拍下房子后,需要经过两次过户,而不是所谓的第二次过户。买受人在实际操作中,务必要准确厘清相关概念,以免出现纠纷。

发布于 2025-08-04 08:43
收藏
1
上一篇:浙江女子购房梦碎,拍下一套房过户现惊悚问题,令人无法接受! 下一篇:"江北的沪宁线"环评公示,深刻重塑江苏长江以北交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