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的沪宁线"环评公示,深刻重塑江苏长江以北交通新格局

江北的沪宁线

关于“江北的沪宁线”的环评公示,这通常指的是"南京江北新区过江通道"项目,特别是其中的"南京长江五桥"及其相关道路工程。这个项目确实被广泛认为将深刻改变江苏长江以北的交通运输格局。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项目和其影响的关键信息:
1. "项目名称与性质": "核心工程":通常指连接南京江北新区和江南主城的"南京长江五桥"(主桥为公铁两用斜拉桥,连接线路包括地铁S3号线和高速铁路)。 "延伸工程":还包括连接桥两端的城市快速路或主干道,构成了所谓的“江北的沪宁线”概念,旨在实现江北新区与南京主城、乃至更广阔的苏南地区更快捷的连接。
2. "环评公示的目的": "信息公开":向公众告知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内容、环境影响等。 "意见征集":征求公众、专家等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如生态、环境质量、社会风险等)的意见和建议。 "决策依据":环评是项目审批的必要环节,公示收集到的意见将作为环评报告修改和完善的重要参考。
3. "深刻改变交通格局的原因": "缓解过江瓶颈":现有的过江通道(如长江大桥、

相关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江苏南通市交通局、扬州市交通局近日均在官网发布了《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评第二次公示》。

这条此前被更多称为北沿江高铁的东西向铁路动脉,其线路走向、沿线设站等信息,也正式浮出了水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继南沿江高铁后,北沿江高铁也将在上海宝山和沪通铁路二期并线。也就是说,未来,江苏沿江南北两岸的多座城市,均可一路高铁直达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代表的上海浦东地区。

这将是沪宁间又一条高铁通道,也是沪宁之间首条位于长江以北的高铁。

此前,北沿江高铁的走向曾有“南北线之争”。但最终,该路线的走向选择了经过泰州、南通的“中线方案”。

太仓进入上海“内环”,南通全面对接上海

相关环评资料显示,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站16座。

这条高铁线路东起上海宝山站,先向西进入太仓站,再向北进入拟新建的上海崇明站,随后跨江接入江苏南通市。

隶属于江苏苏州的“临沪高地”太仓,也相当于将进入上海“内环”,成为了连接上海浦东新区、宝山区和崇明区的一个“中间站”。

跨江进入南通市后,沪渝蓉高铁将串联起启东、南通新机场、海门以及南通市区,还有如皋西站,对上海和南通之间目前的“高铁真空”区域进行大幅“填空”。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南通和上海之间已经开通运行沪苏通铁路,是由南通主城区跨江进入苏州张家港、太仓,再向东进入上海。

对于南通来说,沪苏通铁路的辐射带动范围相对较小,且时速相对较慢,沪渝蓉高铁则将使得南通市域更广泛、更快速地跨江对接上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拟新建的海门北站。

环评资料显示,拟新建海门北站采用地下站方案,距离南通新机场航站楼约450米,将形成空铁组合枢纽。同时,还对沪通、如通苏湖城际、南通市域铁路、南通地铁等工程进行了预留。

也就是说,未来的海门北站,或将成为集机场、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身的超级综合交通枢纽。

泰州盼来“高铁时代”,南京酝酿“新枢纽”

沪渝蓉高铁从南通一路向西,将进入泰州市,设黄桥站、泰州南站,改变泰州目前没有高铁过境的尴尬现状。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早在2017年底,北沿江高铁(即沪渝蓉高铁)江苏段前期工作就开始招标,并对北沿江高铁是经泰州城区、海安到南通(北线方案),还是走泰兴、靖江最终到达南通(南线方案)进行比选,也就是此前的“南北方案之争”。

而最终,北沿江高铁泰州段走向最终“取中”,也就是选择了介于南北线路之间的“中线方案”,经泰州黄桥,再一路向西。

抵达南京后,沪渝蓉高铁将进入拟新建的南京北站。

环评资料显示,沪渝蓉高铁以及宁淮(淮安)、宁蚌(安徽蚌埠)、宁宣(安徽宣城)等多条城际线路都将接入南京北站,南京北站设计总规模达16台30线。

要知道,2011年建成时曾被官方媒体称为“亚洲最大火车站”的南京南站,总规模为15台28线。

另据南京市10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期间,南京将推动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四站联动”格局。其中,南京北站将是南京未来四大铁路枢纽中,唯一位于长江北岸的枢纽站,将承担起南京辐射带动苏北、皖北地区的重任。

责任编辑:李克诚

发布于 2025-08-04 08:43
收藏
1
上一篇:浙江女子购房惊现过户噩梦,这套房背后的秘密让人无法接受! 下一篇:取名难题,很多人纠结给孩子取名,揭秘如何轻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