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武夷山十二金钗,十二种风情,一扇开启舌欲之门的美食之旅

探寻武夷山十二金钗,十二种风情,一扇开启舌欲之门的美食之旅"/

让我们一同开启探索武夷山“十二金钗”般景致的风情之旅。武夷山不仅有壮丽的丹霞地貌,更有十二处被赋予了诗情画意的“伏虎岩”,它们如同十二位风姿绰约的女子,静待着被发现与欣赏。这十二种风情,确实各有韵味,不容错过:
1. "仙掌揽胜 (Xiān Zhǎng Lǎn Shèng - Immortal Palm Encompassing Views):" "风情:" 傲然独立,气势非凡。仿佛一位手执玉如意、俯瞰山川的仙人。最佳观景点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让人心胸开阔。 "体验:" 感受其雄奇挺拔,想象仙人传说,尽览对岸风光。
2. "仙船启航 (Xiān Chuán Qǐ Háng - Immortal Boat Setting Sail):" "风情:" 姿态轻盈,仿佛欲划破碧波,驶向远方。充满了动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体验:" 欣赏其流畅的线条,感受那份飘逸与灵动,联想到武夷山水上的行船之乐。
3. "仙棋对弈 (Xiān Qí Duì Yì - Immortal Go Game):" "风情:" 沉稳内

相关内容:

今年的夏天,一直在吃瓜。

这么热的时候,这样热的天气,七月流火,瓜却生遍了互联网。

一时听着长公主的故事,一时又溜了一耳朵乌賊的腌臜。

在这种八卦的氛围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仲夏版武夷山十二金钗。

不,修正一下,是喝到嘴歪之后,才选出来的。

十二款,中火岩茶组合。

照例是有名丛的,但中火的名丛在当下的武夷山,很少很少。茶农们嫌麻烦,也为了省成本,把耐火的名丛们,一道火焙到了足火高火去。

为的是一次性焙透,慢慢卖,可以一直卖到年底,当中不必再焙。

因了这种做茶理念与销售理念,村姑陈花了极大的力气,去寻找中火的名丛。

费力心力,才终于成团。

这是一款名丛数量不疏于往年的,武夷山十二金钗。

尤其,当中还有从来没入围过的一款名丛,可能列位看官都没有听过它的名字——岩中兰。

以及,从来没有喝出过它的蜜桃香的,春桃。

那清幽的桃香,让我迷茫了一个下午。怎么可以有如斯的桃香,出现在武夷岩茶里?

造物主,公真乃神人也。

第一钗:矮脚乌龙

每次看到“矮脚乌龙”这个名字,眼前总仿佛,时光穿梭,回到了千年前的,那段恢宏的历史。

开闽王王审知的后人,被赶下了台。

而新上任的闽主,在赵家兄弟灭了李家的南唐之后,撑不住,也降了。

称臣的贡品清单里,一座皇家御茶园,赫然在列。

这座茶园位于今天的闽北地界,一个叫“建瓯”的地方,数百年后也是这在里,戚少保发明了流传千年的军用食品,“光饼”。

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地灵人杰,极为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

不得不说,王家入闽之后,把皇家御茶园建在这里,是懂得享受的。

在这个庞大的园子里,种有水仙,有矮脚乌龙。

水仙就在那时候,成为了茶界之王。

而陪伴在水仙之侧的矮脚乌龙,也成为了一棵古老的,历经风雨而来的,虬劲的茶树。

是以,每次挑选武夷山十二金钗,村姑陈总希望能有矮脚乌龙入选。

同袍水仙成为了茶王,享千年之誉,唯它一直默默无闻,低调平和。

那就用入选武夷山十二金钗的方式,让矮脚乌龙也风光一次。

千年树种,风华自绝代。

第二钗:金凤凰

金凤凰亦是名丛录中的一员。

不知道起于何时,但,在有历史记载的年代,便已经有了金凤凰的名字。

有人说它身处之地,曾经有凤凰栖息,便命名为金凤凰。

然,凤凰不是栖于梧桐树么?

凤栖于梧,鸡栖于埘。

又有人说它的叶片形态特异,生得极似凤凰羽毛上的尾片,故得名。

我细看过金凤凰鲜叶的叶片,确实整体略圆而尾部较尖,但春茶季采摘时节,叶片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到大开面就采下来了,委实看不出“凤凰尾羽”的风采。

只是,极为喜欢金凤凰这个名字,喜欢凤凰涅槃的故事,喜欢跟凤这美丽的动物相关的东西。

有凤来仪,林妹妹的住处;飞鸾,宁德的地名,据说曾有南宋宫妃终老于此地

男为龙,女为凤,将美丽女子,喻作凤凰,跟真龙相比肩,是多么传统而古典的女权主义情结。

第三钗:金桂

金桂得名,是因为它的桂花香。

据说也是名丛来的,虽然并不是像矮脚乌龙那样的千年名丛,但至少,也是百年打底的,有底家族。

不是飘渺无根之木。

在选择武夷山十二金钗的时候,如果是足火版、年底时候的那一批,基本是不会选择金桂的。

盖因,以花香取胜的岩茶,其主要的亮点、吸引人之处,便是它的花香。

那九秋之月的浓郁的,桂花香。

但,一旦到了年底,不焙到中高火,茶叶恐返青,但若焙到中高火,那浓郁的桂花香,便随着烟熏火燎之态,消弥于空气中。

闻也闻不到多少了。

失之交臂,遗憾。

所以,只在夏天版的武夷山十二金钗里,才有机会寻到桂花香浓郁馥郁的金桂,放入组合,让喜欢桂花香的茶友们,一偿夙愿。

今次的这款金桂,便是在三四款金桂中,费力挑选出来的。

桂花香zui浓郁,zui突出,zui明显,且汤水柔润清甜。

仿佛千万颗金色的桂花瓣,掉入了杯中。

第四钗:岭上梅

最开始接触岭上梅的时候,是被它的名字折服的。

《岭,上,梅》,短短三个汉字,就是一首清丽隽秀的诗。

跟我喜欢的纳兰容若一样,光看名字,就知道是位鶣鶣浊世佳公子。

及至喝到了岭上梅那特立独行的梅花香,便更加地后悔了,后悔当时做岩茶组合《梅花三弄》的时候,没有加入岭上梅,做成“四梅聚香”。

毕竟,在尚未结识岭上梅之前,孤陋寡闻的村姑陈以为,岩茶界拥有梅花香的茶,只有三种:梅占、水金龟、向天梅。

一直到喝过岭上梅的飘逸梅香之后,这才改观,一边感慨岭上梅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边想着尽可能多的寻找机会,曝光它,推广它。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飘摇隐逸的梅花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唯有香如故。

第五钗:素心兰

素心兰也是罗老的名丛录里,慧质兰心的一员。

光看名字,就透着清雅的馨香,令人食指大动,只想大喝一场。

而种植这款素心兰的茶农,也不负重望,年年都在中火阶段,把它的品种香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其实,在当下,武夷岩茶里的名丛们,是很难喝到它们中火或许足火时候的口感的。

因为焙火成本太高,大家都想省点成本,省点工夫,不再愿意像曾经那样,一道一道地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焙,一种火工一种火工地卖。

从轻火卖到中火,再卖到高火。

遂,在走水焙之后,一道火,把家里的名丛们,都焙到高火去。

目的就是把火焙透,放着慢慢卖,可以一直卖到年底,工艺过硬的还可以卖到明年三四月去。

故而,这款没有被一道火焙到高火的名丛,素心兰,是一款极幸运的茶。

它在中火的阶段,就被叫停了。

于是,我们得以,在仲夏时节的武夷山十二金钗里,看到素心兰的名字,并喝到它中火时的鲜明兰花香。

那是幽兰生山谷时,散发出来的,清幽兰馥。

跟《离骚》里的“兰”,异曲同工。

第六钗:春兰

春兰跟前面的素心兰一样,都是具有兰花香的武夷岩茶中的一种。

武夷岩茶中的花香品类极多,有桂花香,有茉莉花香,有玫瑰花香,有栀子花香......其中,兰花香是最大类、茶树数量最多的。

比如千年茶王水仙,它就是兰花香中的典范之作。

还有黄观音,金观音,以及各种真实姓名已经洇没在茫茫茶海中的奇种们,它们的底香,都是兰花香。

统称为,兰底。

其实,拥有兰香的茶树品种虽然多,却并不互相影响,而是彼此独立,各具特色。

比如今天这款,春兰。

它的兰香,就不似水仙那种苍老幽劲的兰香,而是一股子清新明快的,如邻家女孩一般的,兰香。

是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初春,那盈盈绽放于温煦阳光中的,兰花。

清淡悠长,袅袅生姿。

只是幽香,便已经沁人心脾。

第七钗:春桃

这是第一次,在中火的状态下,喝到春桃这个品种的,蜜桃香。

不知道是不是今年水蜜桃大丰收的缘故,那天海选,试茶,喝到这款春桃中的鲜嫩蜜桃香的那一瞬,疑惑不已,以为,是洗盖碗的时候跟洗干净的桃子撂在一个托盘里了,沾染上的。

毕竟,最近收到许多许多的水蜜桃,鲜果存放不易,天气又极酷热,只能尽快消灭掉,于是,把水蜜桃当饭吃便是最近的日常,且,洗手台边上,桌上,四处可见水蜜桃鲜嫩的身影。

与盖碗碰到挨到沾到那成熟的丰腴的果香,并不是难事。

于是连冲了三冲。

到第四冲的时候,心中大定,不是染到的果香,是这款春桃,本身自带的品种香,鲜嫩蜜桃香。

为何村姑陈在喝到春桃中的蜜桃香的时候,会如此犹疑,如此大费周章去验证?

盖因在春桃中喝到它的品香——蜜桃香的概率,实在实在实在是太低了。

大多数时候,制茶师只能做出春桃中的花香,即所谓的兰底。

要想在春桃中喝到它以此命名的桃香,实属不易。

这么多年来,寻寻觅觅间,也只喝到过这唯一仅有的一次。

于是,惊为天茶,珍而重之。

隆重推荐。

第八钗:石乳

前面的那一款武夷山十二金钗组合里,也有石乳的身影。

时隔一月,这一次,又选了它。

原因无它,盖因村姑陈实在是喜欢石乳这款名丛,喜欢它的醇厚韵味,以及奶油香与花香交织的美妙感受。

那种给舌头包浆的感觉,实在是令人难以忘。

那种虬劲如老松的汤感,那种内敛浑厚的底韵,并非年轻小树,年轻小辈们,可以比拟的。

尤其,石乳还是古老名丛,它的老树特质,质朴的木质味丛香,在茶汤里荡漾时,堪可比美一部分名震天下的慧苑老丛水仙。

香,而不野。稠,而不腻。醇,而不烈。

此名丛中,翘楚也。

第九钗:岩中兰

这款名丛,也是第一次得遇。

喝完,只觉,幸甚。

它的名字,跟岭上梅,仿佛对仗工整的上下联,加上一个横批,就可以贴到某间茶屋的门上了。

是以,刚拿到它的时候,一眼,就想拆了喝。

岩石缝中生出来的兰花,那得多倔强,生命力多顽强,身体素质多好才可以?

那么,它身上的基因里自带的兰花香、老树的木质香以及醇厚的汤水,又该是如何地引人入胜呢?

光想一想,就忍不住开始烧水。

果然,这款岩中兰,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与想象,它的兰花香,明丽清嘉,比水仙清雅,比石乳高洁,比玉麒麟浓郁,比金钥匙柔婉....

另具一股兰香风流。

这是一款第一次入选“武夷山十二金钗”的名丛,故,值得一试。

第十钗:九龙袍

大红袍的直系后代,在村姑陈的心目中,地位是极高的。

是以,每次的武夷山十二金钗组合,想方设法地,总要从中选一个,入围一下。

只为表达对茶王的尊敬之意。

之前选的,多是奇丹、北斗,这两个茶树品种市场上多见,容易寻到山场与工艺都不错的。

而九龙袍,相较于前面两位兄长,会更少见一些,更稀缺一些。

于是,在后面的组合里,如果既有奇丹,又有北斗,还有九龙袍,村姑陈一般会先喝九龙袍。

如果工艺没有问题,能体现品种香,有茶王大红袍后代的木质味,都会选中它。

让更多的人认识大红袍后代,让更多的大红袍后代展露在世人之前,村姑陈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母树大红袍我们已经喝不到了。

但喝一喝它的后代们,感受茶王后代不一样的品种特征与风情万种,于真正爱茶者而言,亦是一件极好的事。

第十一钗:瑞香

瑞香是后来才培育出来的品种,与水仙,与名丛们相比,它缺了底韵。

然而,如果要在高香小品种当中,选择一款喜欢的来喝,那么,以百变花香闻名茶圈的瑞香,一定是村姑陈不会错过的一款岩茶。

瑞香的花香,实在是太诱人了。

这些花香,香型多样,有兰香,有桂香,有茉莉香,有栀子香,有玉兰香,有含笑香....

有一次粗略算过,大约喝到过十几二十种花香。

有一些能辨识出来,而更多的,则是只闻其香,却不辨其名。

这便是瑞香的魅力所在。

然,这还不是瑞香在武夷山最突出之处。

它在武夷岩茶里地位稳固,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它是岩茶里,最容易与肉桂混为一谈的一个茶树品种。

在某些技术精妙的制茶师的手中,瑞香能做出跟肉桂一样的香气与汤感,让大多数熟悉或不熟悉武夷肉桂的人,都以为它就是一款正宗的肉桂茶。

而这种瑞香做出来,又大多被装进了肉桂的泡袋里,行销于市。

是以,在当下肉桂一枝独秀的时代,喝到一泡不是被处心积虑按肉桂的风格来制作,而是原汁原味体现出瑞香花香风情的瑞香,真的是太难得太难得了。

列位看官收到了,一定要好好喝。

那纷纭变幻的花香,等着你去分辨。

第十二钗:奇兰

奇兰就不必多写了,奇特的兰花香,兰香品种中的佼佼者。

跟前面的名丛岭上梅、岩中兰相比,奇兰,普通得只是个外来的到武夷山挂单的和尚。

奇兰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望族的背景,它只有自己那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标新立异的,兰花香。

然而,能在繁花似锦的武夷岩茶里立足,并且,稳扎稳打,杀出一条路来的,都不是普通的茶。

奇兰那令人喝过便难以忘记的兰花香,是喜欢喝花香的茶友,首选的一款茶。

它的兰花香,不似瑞香的百花香那样变化无穷,它香得很直,但,也正是因为香得很直,所以,更加地浓郁,更加地纯粹,更加地直白,更加地,直击茶友的味蕾。

那是一股子喝过就绝难忘掉的,兰花香。

可以深深地镌刻在味觉记忆深处的,兰花香。

与岩中兰,与素心兰,与水仙,与黄奇....都不同。

别树一帜,另具风骨。

【后记】

今天有茶友给我们家的新主播,刷了好几个礼物。

想来,应是她的朋友,来撑场子的。

那是一个很可爱的,圆圆脸,笑容甜美的主播。

当那些礼物,在平台的程序设定之下,绽放于公屏上的时刻,我突然,就闻到了恋爱的味道。

爱情是如此的美好而幸福,如一杯香甜的银骏眉。

看着主播年轻的脸庞,突然,很感慨。

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只有年轻人的世界,才有赤忱的爱恋。

感谢这个不知名的茶友,让我们围观了一场荷尔蒙分泌的盛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的时光。

那时候,烈士墓的玫瑰花一朵五毛钱。

三八节,李麻花提着大桶的红玫瑰,在川外的校门口,叫卖。

也是那时候,我立下了今生的宏愿,来世一定要生成一个绝世大美女,可以倾国倾城,搅弄风云的那种。

发布于 2025-08-04 00:13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武夷山,这里都生产哪些茗茶珍品? 下一篇:探秘武夷山岩茶,它是红茶吗?揭秘岩茶种类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