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圈变天了。
2025金饕奖榜单一出,瑞幸压着星巴克登顶,蜜雪系的幸运咖杀进前四,曾经趾高气昂的洋品牌集体蔫了。

事实证明,在价格战和供应链的双重绞杀下,所谓的“咖啡信仰”不过是个伪命题。
星巴克这两年确实惨。
财报数据连续四个季度拉垮,跑去县城开店还搞降价,结果被网友嘲笑“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

最扎心的是卖身传闻,北美总部自己都护不住基本盘,哪还顾得上中国市场的烂摊子。
反观瑞幸,两万四千家门店铺得比蜜雪冰城还疯,前几天直接杀到纽约星巴克门口开店,这波贴脸开大属实解气。
价格战打出来的市场,终究要靠成本控制能力守住,9.9元咖啡能赚钱才是真本事。
那些吹捧外国咖啡高端的也该醒醒了。

皮爷咖啡确实死守高端路线活得滋润,但看看他们全国不到300家店的规模,就知道这根本不是大众市场的玩法。
Tims天好咖啡倒是想学,结果贝果比咖啡卖得好,暖食差异化成了笑话。
现在连肯德基的亲儿子肯悦咖啡都冲进千店俱乐部,古茗咖啡直接全场8.9元掀桌,低价咖啡的战争早已升级成供应链军备竞赛。

瑞幸在印尼锁死椰子原料,蜜雪冰城跑去巴西扫货咖啡豆,库迪直接把工厂建到安徽,这哪是卖咖啡,分明在打资源卡位战。
云南咖啡的逆袭最打脸。
以前总说中国种不出好咖啡豆,现在星巴克、瑞幸、雀巢全在抢云南豆,出口量还能暴增186%。
保山咖啡农这两年能把精品率从40%干到70%,比某些咖啡师考证的速度还快。

说到底,当本土供应链能把美式成本压到5块钱,谁还愿意为三十多块的洋品牌情怀买单?
咖啡市场早就没有中间地带了。
要么像幸运咖那样疯狂铺店,用蜜雪冰城的打法收割下沉市场;要么学皮爷死磕高端,在小众圈层里闷声发财。
最怕就是星巴克这种既要又要的,既放不下身段又舍不得市场,最后被本土品牌按在中间摩擦。
金饕奖这排名哪是榜单,分明是咖啡战争的伤亡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