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话说夏至,揭秘夏至的由来与习俗

【科普小课堂】话说夏至,揭秘夏至的由来与习俗"/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科普小课堂】。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阳光灿烂、充满活力的节气——"夏至"。
"夏至是什么时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到来。它是我们感知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在北半球)这个重要时间点的标志。
"“至”是什么意思?"
“至”有“到达”、“极点”的意思。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极限。
"夏至有哪些“至”的特点?"
1. "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这是夏至最显著的特点。在北半球,这一天太阳升起得最早,落下得最晚,白天的时间比黑夜长得多。古人说“昼漏三刻,夜漏不漏”,形象地说明了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 2. "太阳高度最高:"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最陡峭,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能量最多,所以我们会感觉天气非常炎热。 3. "气温升高:"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累,到夏至前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

相关内容:

话/说/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代表的寓意是炎热将至的意思,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太阳北行的极至,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黑夜最短一天,越往北越长,北极地区(66.5°N一90°N)出现极昼,即白天24小时,南极地区(66.5°S一90°S)为极夜现象,即黑夜24小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这天,西宁地区(北纬36°34)太阳5点55分从东北方向升起,20点35分从西北方向落下,白昼14小时40分,黑夜9小时20分,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77°是一年中最大的,日影最短的一天。

夏至也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5°)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



夏至后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迅速滋长漫延,需加强田间管理,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农事谚语: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

夏至到了,要注意什么?

夏至以后,空气对流旺盛,

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

降雨范围小,

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

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应加强防汛工作。

民间相传,

“冬至饺子夏至面”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过后,

常呈暑热高温之势,

多吃瓜果,谨防中暑。

发布于 2025-08-03 16:13
收藏
1
上一篇:浪漫花语揭秘,玫瑰花的深情寓意 下一篇:涨知识!揭秘‘海’与‘洋’的奥秘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