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跟着旅行团去了朝鲜,跑了几个农村,看见的情况跟想象差挺多。人家说朝鲜日子苦,但那边农村有他们自己的活法。农民住的都是白墙院子,家家户户差不多,房子是政府统一建的。
这边农村有生产队,所有农民一起干农活,收成也是大家平分。不过每家都能分块自留地,种点菜卖钱补贴家用。男人穿的都是灰黄夹克,跟城里人差不多。女人都穿着长裤雨靴,头上裹着头巾,背着水壶走起路来稳当得很。

朝鲜农村主食是大米和面粉,肉很少有人吃。逢年过节或者拿票才能买点,平时就靠河里摸鱼补充蛋白质。泡菜是天天餐桌上有的,这点跟韩国日本差不多。鸡鸭养得都是散养的,过年才能杀猪改善伙食。
路上最常见的是自行车,家家户户都有,算下来朝鲜农村自行车密度还挺高。农忙时用牛车拉庄稼,平常也用来拉柴火。拖拉机很老旧,轮子都没轮胎,但当地人当宝贝似的,坐一回挺稀罕。

村里大卖部也就个杂货铺,卖烟和日用品。想去远处得开通行证,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村,去趟平壤都不行。冷面算是他们的特色,节假日能吃碗就挺满足的样子。
农民穿的雨靴都是旧款,背的包补丁特别多。衣服洗得泛白还能接着穿,浪费不起。河边常见人用网捞鱼,男男女女都干得利索,这点跟中国农村以前挺像。

做饭烧的煤油政府供应,但不够用。很多家自己砍柴火备用,树林边总堆着木头。电视听导游说基本每户都有,节目就是新闻和歌舞,没见过什么外片。
赶集时候能看到挑担叫卖的,东西不多但能互通有无。年轻姑娘都扎马尾,老奶奶梳发髻,发型基本都统一。结婚照是标准军装照,摆姿势拍照得训练好几遍。

晚上八点后农村基本没路灯,早点关门睡觉。厕所都是旱厕,洗澡得去公共浴室。洗衣机没见过几台,晾衣服都是竹竿支在院子里。
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朝鲜农村,和国内早些年的农村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