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文言文 125 篇讲解(39):《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战国策燕策二。
蚌方出曝而鹬欲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说的是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飞过来啄它的肉,蚌立刻关闭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那就会有死鹬了。”它们都不肯放过对方,结果被渔者一起捉走了。

赏析:这是赵国将要攻打燕国时,苏代对赵惠文王讲的一个故事,意在说服赵国不去攻打燕国。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成语:鹬蚌相争,又叫鹬蚌相持。它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要警惕共同的敌人,不要因为相互争执而让第三方坐收其利。如果没有根本利害关系的双方互相争斗而看不到真正的敌人,那么就必然会给敌人可乘之机,相持的双方也必然会同时深受其害。文中写鹬蚌相争,一啄一钳,二者对话都用了“今日……明日……即有……”这种相同句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双方针锋相对、你死我活、难分难解的情况,真是妙趣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