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则成语背后的智慧较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则成语背后的智慧较量"/

这是一个关于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出处:"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
"字面意思:" 鹬(一种水鸟)和蚌(一种贝类)互相争斗,结果让旁边的渔翁(打渔的老人)得到了好处。
"故事原文大意:"
在河边,一只鹬鸟正在寻找食物。它突然看见一只蚌(一种有两片壳的贝类)张开着壳在晒太阳。鹬鸟觉得蚌肉鲜美,就立刻飞过去,用它的尖嘴去啄蚌的壳。
蚌因为疼痛,立刻迅速地合上了自己的壳,正好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的嘴被夹得生疼,动弹不得。它想用力挣脱,但蚌也紧紧地咬住不放,双方谁也不肯退让。
这时,旁边正好有一位打渔的老翁看到了这一幕。他看到鹬鸟和蚌互相僵持不下,就走上前去,轻松地用刀把鹬鸟的嘴和蚌的壳都剖开了。

相关内容:

战国时候,强大的秦国企图并吞各国,独霸天下。就在这时,赵国与燕国发生摩擦,准备去攻打燕国。洛阳人苏代特地赶往赵国,劝说赵惠王。

苏代见赵惠王,给他讲了个故事,说他这次来赵国时,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张开了壳,在河滩晒太阳。

有只鹬鸟飞来,一下扑上去琢住蚌肉。河蚌连忙合上坚硬的壳,将鹬鸟细长的嘴紧紧钳住。

双方争持不下。鹬鸟牢牢啄住河蚌的肉,威胁说:“看着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会晒死在河滩上。”

河蚌也不示弱,紧紧钳住鹬鸟的嘴说:“好吧,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将饿死在这里。”

双方互不相让,搞得精疲力尽。正在这时,有个打鱼的老人经过河滩,见此情况,不禁喜笑颜开,顺手把它们一齐捉住。

苏代讲完故事,劝说赵惠王:“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双方相持不下,实力大量消耗。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会象渔翁那样,坐收其利啊!望大王慎重考虑。”

赵惠王认为苏代讲的很有道理,便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

发布于 2025-07-31 17:43
收藏
1
上一篇:“鹬蚌相争”成真记,小朋友意外挖出“矛蚌三兄弟”奇遇 下一篇:小学生文言文精讲系列(39),智慧博弈——鹬蚌相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