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传承千载,智慧结晶历久弥新

邯郸成语传承千载,智慧结晶历久弥新"/

邯郸是成语典故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著名的成语都与邯郸的历史人物、事件或典故有关。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邯郸成语”或与邯郸紧密相关的成语典故:
1. "邯郸学步 (Hándān xué bù)" "典故出处:" 《庄子·秋水》。故事讲战国时期燕国有人到赵国都城邯郸,看到当地人走路姿态优美,就模仿学习,结果不仅没学到,反而忘了自己原来怎么走路,最后“没学成,倒丢掉了原来的本领”。 "寓意:" 指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失去自己原有的技能或特点。也泛指模仿别人不到位。
2.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典故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不和。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脱掉上衣,露出背,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 "寓意:" 形容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或原谅。表示非常诚恳。
3. "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典故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秦王

相关内容: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

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

苏代接著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发布于 2025-07-31 17:42
收藏
1
上一篇:成语故事之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背后的智慧较量 下一篇:【天天成语】(37)鹬蚌相争,智者巧取,两败俱伤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