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清明果又称艾果,是江西省婺源县的特色食品之一,一般在清明前后吃,因为主要原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也最易采得,因此得名。

婺源汽糕又可称为“焙糕”,是江西婺源县的传统特色糕类食品,在当地流传历史悠久,已难追溯其根源。它采用粗糙的早稻米为原料,香糯可口,非常喜人。

糊豆腐是江西婺源传统的特色名菜,也是婺源一带宴席上的第一道下酒菜,属于徽菜系。清脆的小白菜遇上柔嫩的豆腐和略带焦香的腊肉、香菇,为糊豆腐创造出丰富的味觉层次。

冷水塘鱼是江西省上饶市的美食之一。山泉清冽,不利于鱼儿生长,加之以草为主食饲之,冷水塘鱼生长十分缓慢,常常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如此这般稀少,冷水塘鱼显得弥足珍贵。

酱小辣椒是产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特色酱菜,以小辣椒为主要制作材料,有整个新鲜辣椒酱制的,也有切成圈或剁碎酱制的。酱制后的辣椒可直接用来下稀饭,或是用来炒菜,都别具风味。

大鄣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是弯曲形炒青绿茶,于1958年研制,采摘当地的一芽二叶鲜叶,经杀青、揉捻、焓生坯、靠锅青制成。干茶条索紧直、翠绿油润、嫩香持久,滋味醇和回甘,茶汤清亮,叶底匀亮鲜活,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粉蒸菜是婺源的一大特色,不但岁时节令要蒸菜蒸饭献尊长,生辰寿诞也要蒸菜蒸饭敬祖先,上亲亡故还要蒸饭菜祭献,就连红白喜事的宴请也少不了粉蒸菜这道美味。

江湾雪梨是江西省婺源县的特产之一,其梨皮莹白,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是梨中之珍贵品种。

婺源荷包红鲤产于婺【wù】源民间,色泽金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厚肥大,状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是中国著名优良鱼种。每逢喜庆佳节,当地人都有捕鱼庆丰收的习俗。

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而成。其被誉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于1963年被评为江西省名酒,1980年在全省评酒会上被评为省优质酒。

黄金茶为多年生灌木,学名柳叶蜡梅、山腊梅,生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密林中。其茶香馥郁,滋味醇厚,甘中略含清苦,苦后有余甘。
因其资源珍稀,功效奇特,被誉为“绿叶黄金”,常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婺源村民多在端午前后采摘,扎束挂于檐下备用。

清蒸荷包红鲤鱼是江西婺源的名菜,采用中国著名优良鱼种荷包红鲤鱼为原材料,加以少许料酒、葱姜等,色泽红亮、肉质细嫩、汤汁鲜美,深受大家喜爱。

蒸汽糕是化德婺一带的传统小吃,表面鲜香油亮,中间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加上浓香的佐料,品尝过后,淡淡的一丝醇香辛辣留存于舌尖,令人回味无穷。

灰汁果并不是一种从果树上摘下来的水果,而是一种用稻草灰的汁水和大米粉做成果子糕点。其形似月饼,外皮呈金黄色,烹饪吃起来味道鲜美,润滑爽口。

李坑撰肉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李坑村的特色菜,以五花肉为原料,切成片后用竹器串好,再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制而成。成品香气扑鼻,食之外脆内松,咸香可口。

婺【wù】源酒糟鱼是江西婺源县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特色民间食品,主要产地在西南部的赋春一带。
这一区域把酒糟鱼作为耐藏的农家自制小菜,各自的独特配方,不同的腌制和蒸薰工艺,形成了千家万户不同的独特风味。

糖醋鹅颈是一道有典型吴菜风味的婺源特色菜,名叫鹅颈,但并非真正的鹅颈,而是把精肉剁成末,然后拌上豆粉,用油皮或豆腐皮包裹滚成了鹅颈粗的圆筒,下油锅炸后定型成长条,再按食客的欢喜,切成长短不一的小段,因似鹅颈而得此名。它色泽金黄,酸甜可口,回味无穷,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