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特色景观村建设助力“两山”理念转化新篇章

江西婺源,特色景观村建设助力“两山”理念转化新篇章"/

江西婺源在利用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转化)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多有特色、可借鉴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婺源如何打造特色景观村,赋能“两山”转化:
"一、 婺源的“特色景观村”基础"
婺源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打造特色景观村奠定了基础:
1. "徽派古村落群:" 拥有超过600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如篁岭、李坑、江岭、庆源等。这些村落选址独特、建筑精美、文化深厚,本身就是极具吸引力的景观。 2. "油菜花海与高山茶园:" 春季油菜花海(尤其是江岭、晓起等地)和漫山遍野的高山茶园(如庆源、大畈等地),形成了壮观的田园风光,成为婺源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3. "深厚文化底蕴:" 徽州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如晒秋、抬阁等)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赋予村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性。 4. "生态环境优越:" 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为发展生态旅游和体验提供了优良条件。
"二、 打造特色景观村的策略与措施"
婺源

相关内容:

“有一种春天叫婺源,有一种色彩叫婺源黄,我们将房子收拾打理一番,迎接新一轮赏花潮的到来。”连日来,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龙池汰村的村民们忙着洗洗晒晒,提前为赏花客提供宾至如归的旅居环境。

菊径夜色(程政 摄)

“龙池汰村是一个深藏于赣皖交界群山中的原生态古村落,是春季赏花游的好去处,被誉为‘被时间遗忘的世外桃源’和‘婺源最后一块摄影净土’。”婺源文旅集团负责人张林华介绍说,作为感受徽州古村原始魅力的典型村落,龙池汰村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近年来,婺源发挥比较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把生态优势和自然美景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开创了“梦里老家古村游”“山水奇观生态游”“古洞古建古风游”等“两山”转化新局面。2024年,婺源接待游客280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5%。

“像龙池汰村一样,我们保留各个村庄的个性禀赋,打造了山水人文交融、传统现代交汇的长径傩舞村、西冲花灯村、米酒桃溪村等12个特色景观村。”张林华告诉笔者,通过做好“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文章,婺源特色景观村让青山“变现”、让绿水“流金”,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人员突破8万人,间接受益者突破25万人,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以来,像外俞、菊径、汾水等各具特色的婺源景观村迅速破题出圈,成为都市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各村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2000万元左右”。

据了解,为提升特色景观村的绿色颜值和金色价值,婺源以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创新建立古建认购认领、异地搬迁保护等机制,形成了以“篁岭”“汪口”“九思堂”“严田”等为代表的保护性开发模式,获评“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同时,实行“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工程,建设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村、景观村、田园村,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大美新格局。

“我们继续深化‘两山’实践创新,让更多生态红利惠及广大百姓,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贡献旅游力量。”谈起打造特色景观村,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张林华如是说。(吕富来 吴雅冰)

发布于 2025-07-30 12:58
收藏
1
上一篇:江西婺源,探寻古韵风情,品味特色特产之旅 下一篇:江西婺源旅游攻略,你最值得打卡的六个绝美景点,每一个都是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