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牛肉别被忽悠,三块精华肉比普通部位贵两倍多,普通人这么挑就对了。
上周去菜场买牛肉,摊主跟我推荐牛霖、牛上脑这些听起来很高级的部位,价格比普通牛肉贵一倍。回家一查才知道,原来牛身上有几个不怎么出名的部位才是真正精华。今天把买肉心得总结一下,省得大家被坑。

牛后腿那里的里脊肉,行话叫黄瓜条。这块肉完全没肥肉,特别嫩,适合煎或者快炒。超市冷柜卖六七十块钱一斤,菜场便宜点也就四五十。不过千万别炖,煮久了会老得咬不动。

很多人总把牛腩和肋条搞混。牛腩在肚子那边,肥瘦夹杂像层蛋糕;肋条长在肋骨缝里,带点雪花纹。炖牛腩要大火煮烂,肋条反倒适合烤着吃。用空气炸锅烤十分钟,香味能飘满整条街。

腱子肉分前后,前边的筋少适合卤着凉拌,后边的筋多炖汤用。买的时候看横截面,前腱像朵花,后腱纹路直。卤肉店最爱用后腱子,煮出胶质汤特别香。

菜市场和超市标价差不少,但买肉不能光看价钱。里脊这种紧俏货,一头牛最多出五斤,自然贵。腱子肉产量多,价格亲民,但得会挑。筋多的后腱炖汤,筋少的前腱凉拌,各有各的用处。

以前总觉得牛排才高端,现在才明白普通部位也能做出大菜。青椒炒里脊不输餐厅菲力,肋条白切蘸酱配啤酒最下饭,腱子肉拌干笋丝当凉菜清爽又解腻。

网上有人说冷冻肉不如鲜肉,其实超市冷鲜肉都是冷链运输,和刚宰杀的区别不大。关键看肌肉颜色,暗红说明放久了,鲜红的更新鲜。

以前不懂行,总被说"买肉就要买贵的"。现在知道部位比品牌重要,花对钱就能吃好。下次再有人推荐听都没听说过的部位,先百度查清楚再决定。

买回来记得按部位处理,里脊急火快做,腱子文火慢炖。要是处理不好,再好的肉也浪费。厨房新手最好按菜谱来,等熟练了再自己发挥。

牛肉选对部位,省钱又好吃。掌握这三个黄金位置,以后去菜场心里有数,再也不怕摊主乱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