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上海人,在昆明生活过,忍不住要说说昆明的6个“怪”现象
说起昆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春城”,一年四季如春,鲜花常开,空气清新。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惯了的本地人,初到昆明时,那真是处处新鲜,天天惊喜。今天我就来聊聊,昆明让我印象深刻的六个“怪”现象,包你听了忍不住会心一笑!
一、早中晚都能吃米线,昆明人对米线的热爱“怪”得很
在上海,早餐来个小笼包,午餐要不红烧肉要不生煎,晚上来点面条。可到了昆明,米线简直成了主角。无论是早点、午饭还是夜宵,米线店都门庭若市,鸡汤米线、过桥米线、豆花米线,花样多得让我眼花缭乱。昆明人对米线的热情,绝对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四季穿衣“自由”,短袖棉袄同框一点都不怪
在上海,冬天大家都裹成粽子,夏天恨不得穿背心。可昆明的气候“任性”得很,早上冷得要命,中午热得流汗,晚上又要裹上外套。街头常见一边姑娘穿短裙,一边大叔穿羽绒服,仿佛四季同堂,昆明人的穿衣自由,上海人真的学不来!
三、太阳很“毒”,防晒比保暖还重要
上海人防晒是去海边才考虑的事,昆明人可是全年无休。别看天气凉快,太阳一晒,皮肤分分钟变“非洲酋长”。难怪昆明的防晒霜卖得比护手霜还火,小姐姐们一出门,帽子、墨镜、口罩、长袖,装备齐全,仿佛要去打怪升级!
四、花草蔬菜遍地开,生活气息浓得像炖鸡汤
在上海,想看花要去公园,想买菜要去菜市场。昆明可不一样,随便一条街道,路边就是花店,蔬菜水果摊更是琳琅满目。最让我惊讶的是,很多人家门口都种着花草,连小区大妈都能随手摘一把新鲜薄荷,煮茶喝,生活气息浓得让人忍不住想多住几年。
五、说话“慢悠悠”,急性子都能被治愈
上海节奏快,大家说话做事都讲究效率。昆明人则是慢生活的典范,买菜、吃饭、聊天,都不慌不忙。刚开始我急得直跺脚,后来也被带“慢”了下来。慢慢发现,这样的节奏其实挺好,人生嘛,何必总是赶赶赶,享受当下才是王道。
六、动物园不是动物园,是“散养”模式
上海动物园动物都在笼子里,昆明不一样。翠湖公园的红嘴鸥、滇池边的海鸥,都是自由自在,和人类和平共处。每年冬天,成千上万的海鸥飞来,昆明人一边喂鸟一边拍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人羡慕得不行。说不定哪天,你还会在公园遇到松鼠、刺猬“路过”!
说到底,昆明的“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作为一个生肖属牛的上海人,我觉得昆明的慢生活正好适合“老黄牛”养生,既能奋斗,也能享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怪”,但正是这些“怪”,才让生活变得有趣、有味道!
朋友们,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昆明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怪”现象,说不定,你也会爱上这座慢悠悠的春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