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瑰宝,出土出水双辉映,长江千年历史一馆尽览

三峡瑰宝,出土出水双辉映,长江千年历史一馆尽览"/

是的,三峡地区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护和展示这一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平台。
三峡水库的蓄水,使得许多原本深埋地下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形成了独特的“出水文物”。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地区水下考古的开展,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出水文物。
三峡博物馆作为展示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的窗口,收藏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出水文物,其中包括:
1. 出土文物: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等,反映了三峡地区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多样性。
2. 出水文物:如沉船、瓷器、铜器、铁器、石雕等,揭示了三峡地区古代航运、贸易和军事等方面的历史。
在三峡博物馆,游客可以一馆看尽长江千年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如“三峡古文明”、“三峡考古”、“三峡文物”等,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
总之,三峡不仅有着丰富的出土文物,还有许多珍贵的出水文物,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关内容: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兴奋,同时也感到很自豪!”9月24日下午,站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楼的展厅里,江苏《新华日报》记者姚政宇一边端详着展柜里的一件件精美玉器,一边这样跟上游新闻记者说到。

当日,为迎接2024长江文明论坛而特别举办的“长江文明 千年文脉”主题宣传活动如约启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和重庆开埠遗址公园成为了继涪陵之后,媒体采访团探访的后续站点。而让姚政宇激动不已的正是三峡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的《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因为其中约有近四分之一的展品都来自江苏。

三峡文物迷住一众采访团成员

被称为“三峡第一陶片”、出土于奉节鱼腹浦遗址的红陶片,以及“三峡第一灯”、战国玉具剑……9月24日下午,刚一走进三峡博物馆1楼的《妙手匠心 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记者们就被各种三峡文物吸引住了目光。

“到现在我们在长江三峡地区一共发掘出了多少件文物?”“这些展出的宝贝都有什么特点呢?”……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据介绍,大家本次看到的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一共展出三峡地区各区县出土文物达895件/套(珍贵文物198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5件/套)。这也是重庆近年展览文物总数量、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

“大家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这个展览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时间顺序。”《妙手匠心 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的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副主任赵雄伟边走边说,“我们也尽可能选择了那些保护修复前后对比强烈的文物入展,还有能展现我们的先民们生活烟火气的文物也被挑选了出来和大家见面。”

赵雄伟举例,比如生活小件,我们就把已经发掘出来的各个时期的铜镜都放到了一起。“大家也可以从中看出古人们的审美变迁。”

在各自的问题都得到满意的答案后,采访团的记者们一边拿起手机、端起相机拍摄,一边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峡不仅有出土文物,还有出水的”

作为三峡博物馆的基本展陈,展现长江三峡的壮阔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壮丽三峡》一直人气最旺。当采访团的记者走进这里时,旧石器时代早期巫山猿人下颌骨化石、商代三羊铜尊、战国铜虎钮錞于、战国铜鸟形尊、汉代偏将军金印等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第一时间成为了他们聚焦的重点。

沿着这些“宝贝”留下的故事,《壮丽三峡》的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彭学斌更将已经流传千年的壮阔历史娓娓道来。大家一边仔细聆听,一边还不时提问。

“说到文物,大家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出土文物,但在我们长江三峡,不止出土文物,还有出水的文物哦!”彭学斌指着一块《张师范题记》的石刻说,它就是出自大家上午才去过的涪陵。“这块石刻因年代久远,已经整体掉落到江水中,我们把它从长江里打捞起来,最后安置到了这里。”

此外,彭学斌还特别提到,下一步,三峡博物馆还将围绕三峡主题,持续推出高峡平湖、川江航运、三峡非遗等多个精品陈列展览。

让《新华日报》记者姚政宇激动不已的《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和即将开幕的长江文明论坛可谓相得益彰。

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夏伙根表示,“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长江流域就陆续出土了大量史前玉器,逐渐揭示出了这一地区玉文化的深厚底蕴。”夏伙根说,通过这个展览,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玉器在长江流域文明发展乃至中华文明起源中所起到的作用。

“看,这个玉琮就是从我们苏州博物馆借展过来的。”姚政宇说,自己格外激动的一个原因是10年前自己是在重庆读的大学。“那时是我第一次来三峡博物馆,这次以记者的身份再来,又有了新感受。”在姚政宇看来,长江文明论坛是为长江沿线的省市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这样的论坛能一直好好办下去,为我们进述长江文明的故事打开一扇窗。”

此外,本次采访团还走进湖广会馆,透过老建筑群上精美的雕梁画栋感受了先辈们的精湛技艺和重庆移民文化。当川剧变脸演员走到观众当中逐一同大家握手问好时,大家更是举起手机、相机拍个不停。

而在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重庆开埠以来的历史变迁扑面而来。当大家听说这里下一步还将文物建筑遗址,融合当代艺术进行空间更新,打造独具山城地域特色、人文历史的城市慢享公园街区时,更是充满了期待。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编辑:杨虹 责编:吴忠兰,蒋艳 审核:冯飞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7-25 08:29
收藏
1
上一篇:长江纵横千里,揭秘构成其庞大的水系网络 下一篇:长江深处秘境探秘,揭秘水下博物馆,探寻神秘藏品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