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深处秘境探秘,揭秘水下博物馆,探寻神秘藏品之谜

长江深处秘境探秘,揭秘水下博物馆,探寻神秘藏品之谜"/

长江里藏了一座水下博物馆的说法源自于长江三峡地区的真实历史事件。这个水下博物馆实际上是由长江三峡大坝建设过程中沉没的文物组成的。以下是一些水下博物馆中可能藏有的文物:
1. "古代船只":在三峡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多艘古代船只,这些船只可能是商船、渔船或其他用途的船只,它们被沉入水下保存至今。
2. "瓷器":由于三峡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此这里发现了大量古代瓷器,包括青花瓷、白瓷等。
3. "青铜器":古代的青铜器在三峡地区也有不少发现,这些青铜器可能用于祭祀、礼仪或其他用途。
4. "玉器":古代玉器也是重要的文物之一,它们可能被用于装饰、礼仪或宗教仪式。
5. "金银器":金银器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三峡地区也发现了不少金银器。
6. "古代钱币":在三峡地区也发现了大量古代钱币,这些钱币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
7. "建筑构件":由于三峡地区是古代建筑的重要地点,因此这里也发现了许多古代建筑构件,如石雕、木雕等。
这些文物被沉入长江水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水下博物馆,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不过,由于水下考古的难度较大,目前我们只能通过考古报告

相关内容:

白鹤梁是长江中一道长1600米的天然石梁,因古人在此观测长江水位、留下题刻而得名,被誉为“古代水文站”和“水下碑林”,极具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峡水库蓄水后,为避免白鹤梁题刻被永远淹没于江底,相关部门在它的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馆,这也是世界首座非潜水可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

总台记者 赵聪聪:我此刻所在的位置,就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从这里望出去,就是长江重庆涪陵江段。

我们乘坐的这个扶梯长91米,一会儿就可以抵达长江水下大约40米的深处。现在看到的这个标志,就是此时此刻的长江水位。

跨过这道门,我们就进入了长江江心。透过这个观测窗,我们可以注意到一座刻着字的石梁,这就是白鹤梁。

白鹤梁是一座长1600米的天然石梁,涨水时被淹没,枯水时露出来。古人发现,当石梁露出的时候,会有许多白鹤停在石梁上,故称“白鹤梁”。

总台记者 赵聪聪:至今,白鹤梁上镌刻着自公元763年以来的165段题刻,关于水文的信息就有108处。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水下碑林”。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此留下“元符庚辰涪翁来”。有专家推测,在题刻中,这个“来”字,被拆分为两个部分,上面一个“去”,下面一个“不”,或许表达了黄庭坚不舍离去的心境。

总台记者 赵聪聪:早在唐代,人们就在白鹤梁的长江最低水位线上,刻下了两条石鱼,用来观测长江水位。透过这个观测窗看出去,就是镇馆之宝——“双鲤石鱼”。

1963年,考古专家来到白鹤梁考察,惊奇地发现,两条石鱼眼睛的高程与涪陵当地水文站的零点水位在同一水平线上,古人的智慧也在此体现。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为了不让白鹤梁永远淹没江底,科学家商议决定在原址建成水下博物馆,以“无压容器”的保存方式,修建了一个椭圆罩体,最终将白鹤梁上的题刻真迹保存下来。

人们通过研究题刻资料,总结水文变化规律,让长江水利航运的建设发展有了参考。白鹤梁已然成为集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国之瑰宝。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于 2025-07-25 08:29
收藏
1
上一篇:三峡瑰宝,出土出水双辉映,长江千年历史一馆尽览 下一篇:三千里汉江,波澜壮阔的江花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