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南昌,古人硬是在两座大山之间劈出一条黄金通道。
明代驿丞们最头疼常山段陆路,每天三千挑夫挤爆八十里山路,骡马堵得走不动道。

这哪是驿道,分明是古代版物流大动脉。
浙赣驿道全程1250里,九成走水路,堪称古代高速路。
浙江段沿着钱塘江、富春江一路向西,到衢州才下船换腿。
江西段更爽,信江直通鄱阳湖,坐船就能漂到南昌。
唯一遭罪的常山到玉山那八十里,挑夫肩膀磨出血泡,青石板被踏得锃亮。

常山县志记载嘉靖年间高峰期日通行五千人,驿站地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徐霞客1636年走过这段路,鸡鸣出发月下赶路,五天狂奔三个驿站。
他在日记里吐槽草萍驿的风大得能作诗,却不知后人更心疼那些挑夫。
一担浙江盐运到江西,得换三批挑夫接力,每人每天走五十里挣命钱。
现在常山白石镇还能看到当年歇脚的石阶,被鞋底磨出半寸深的凹痕。
最绝的是现代浙赣铁路七成路线和古道重合。

施工队挖出过明代驿站砖块,花纹都没磨平。
铁路经过玉山时,轨道底下压着明朝挑夫踩亮的青石板。
古人用脚丈量出的最优路线,今天高铁两小时跑完。
但想想当年鄱阳湖上运盐的船队,火把连成火龙的样子,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下次坐高铁过衢州记得看看窗外,那些山缝里藏着六百年物流传奇。
真心跪了,古人用扁担和木船搞定的运力,搁现在得叫跨省供应链优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