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魅力,探寻遵义八大碗,究竟哪八碗构成这一美食传奇?

非遗魅力,探寻遵义八大碗,究竟哪八碗构成这一美食传奇?"/

遵义八大碗是贵州省遵义市的一种传统宴席菜肴,它融合了当地丰富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技艺,是贵州地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八大碗的具体菜品可能因地域、家庭或厨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八种代表性的菜肴:
1. "红烧肉":选用优质猪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肉质酥烂,色泽红亮。 2. "粉蒸肉":将猪肉与米粉混合,用蒸的方式烹饪,肉香与米粉的香味相结合。 3. "酸辣鸡杂":以鸡内脏为主料,加入酸辣调料,味道酸辣可口。 4. "蒜泥白肉":用熟猪肉切片,拌以蒜泥、辣椒油等调料,清爽开胃。 5. "凉拌黄瓜":黄瓜切片,加入蒜泥、醋、盐等调料,清凉爽口。 6. "豆腐乳肉":将猪肉与豆腐乳一起炖煮,味道鲜美。 7. "酸汤鱼":选用新鲜鱼肉,加入酸汤和各种调料,酸辣开胃。 8. "炒青菜":以时令蔬菜为主料,简单炒制,保持蔬菜的原味。
遵义八大碗不仅味道丰富,而且色彩鲜艳,是贵州地方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遵义的宴席上,八大碗常常作为一道主菜,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关内容:

“八大碗”

并非是遵义特有的美食

遍观全国的美食地图

都有这份名菜的身影

清乾隆年间

满汉全席集宫廷菜肴之特色与地方风味之精华,成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而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这下八珍,就是满族风味的八大碗。

至于为什么是八大碗

应是同风俗有关

中国古代没有圆桌

多以四方“八仙桌”接待宾客

八人围坐、八碗菜肴

成了古代中国家庭待客的“标配”

全国各地因风俗文化和地域风味的不同,八大碗的菜品和规格也各有不同。清真八大碗、正定八大碗、滕州八大碗、安徽八大碗......在这些美食的背后,流传的传说也不尽相同。

而遵义“八大碗”起源于晚清时期,在黔北菜系中有“官府菜”、民间“宴席菜”之分。分硬八大碗,中八大碗,水八大碗。硬八大碗的主要菜肴有鸡、鸭、鱼、猪肉、鱼翅、燕窝、海参等,以各种肉类和珍宝为主,属于官府宴席菜肴;中八大碗主要菜肴有扣肉、甑肉、鲊肉等,以猪肉为主,属于中上层人家宴席菜肴,水八大碗菜肴主要以豆腐等豆类产品为上等食材,间以少量的猪肉,以为时蔬主打,是一般平民百姓宴席菜肴。

遵义八大碗

同时在遵义

“八大碗”已经变成了高档宴席的别称

如果某一家遵义人办酒开宴

席上菜色丰富味道鲜美

遵义人就会说去他家“吃八大碗”

这是对主人的赞赏

说明主人家境殷实、好客大方

2018年2月

由位于广州路与钦州路交汇处的沈四春酒楼申报,遵义“八大碗”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遵义“八大碗”沈氏菜系

继承了传统三类八大碗的食材选取、配料及烹调工艺,在民国时期,经李吉安、雷长林、沈远华等两代师傅并对之进行综合提升,更加注重色、香、味的调和,形成富有特色的八大碗沈氏菜系,深受百姓喜爱。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厨师沈远明先生所著手稿中

就有关于“播州绅士宴”的记载

并对“遵义八大碗”的菜色和规格

做了详细的记录

传统民间“八大碗”

几样大菜必不可少

分别是糟腊鱼、萝卜炖五花肉

扣肉、鲊肉、以及一碗豆花

厨师沈四春继承伯父沈远华,父亲沈远明的遵义八大碗烹调艺术,在原有手稿的基础上对传统“遵义八大碗”进行还原,坚持做老遵义味道。不仅重现老遵义民俗,让人们在日益变化的味蕾中,获得浓郁的乡愁,而且可以为人们对清代以来黔北经济条件、农业生态等各方面进行考察时提供佐证。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

沈四春先生对遵义“八大碗”进行了创新

分别研发出了

袖珍八大碗、凉菜八大碗、遵义名小吃八大碗

汇集遵义美食文化的精粹

将独具特色的黔菜风味融汇于一张餐桌上

遵义八大碗

是一张黔北美食的浓缩地图

蕴藏着遵义人舌尖上的记忆

在人们的口味和喜好越发多元化的今天

坚持遵义特色、坚持传统风味

这一份更为难得的匠心精神

是“遵义味道”绝佳的代言人

内容来源:遵义市文体旅游局、汇川旅游

发布于 2025-07-23 18:59
收藏
1
上一篇:贵州遵义,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提速打造省域副中心新引擎 下一篇:五一撒欢指南 → 遵义畅享,吃喝玩乐购,五一狂欢盛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