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与日本仅700公里之隔,为何弃汉字不用?揭秘两国历史背后的惊人差异

菲律宾与日本仅700公里之隔,为何弃汉字不用?揭秘两国历史背后的惊人差异"/

菲律宾没有学习汉字,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和语言发展的差异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原因:
1. "历史原因":菲律宾在历史上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长达333年。西班牙统治期间,西班牙语成为官方语言,对菲律宾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和菲律宾的接触主要是在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相对较短,不足以对菲律宾的语言和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 "语言差异":菲律宾的主要语言是菲律宾语(Tagalog),这是一种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语言。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菲律宾语在文字系统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汉字需要学习和记忆大量的字符,这对菲律宾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 "地理和文化距离":虽然菲律宾与中国大陆相隔700公里,但与日本相隔更近。日本在历史上与中国有较多的交流,尤其是文化和技术方面。而菲律宾与中国大陆的交流相对较少,这也影响了汉字在菲律宾的传播。
4. "致命差异":这里提到的“致命差异”可能是指中国和菲律宾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例如,中国有着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而菲律宾则受到西班牙天主教文化的影响。这些差异使得汉字在菲律宾的传播变得困难。
总之,菲律宾没有学习汉字是由于历史、文化和语言发展的差异造成的。虽然菲律宾与中国大陆相隔不远,但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并没有在菲律宾得到广泛传播。

相关内容: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距离差不多都是七百公里左右。但日本现在还在用汉字,从古代开始就学咱们的文化,像什么儒家思想、佛教这些,都成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可菲律宾同样是个岛国,离中国也就七百公里,为啥就没被中华文化影响呢?明明中国商人早早就去那边做生意了,为啥最后连汉字都没流行起来?

其实菲律宾历史上也有人想学文化。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了使者去菲律宾,那时候菲律宾人住在小岛上,靠打鱼为生。后来唐朝宋朝的时候,福建广东那边的人开始往菲律宾移民,带去了种地、做买卖的技术。但菲律宾有七千多个岛,地方太分散了,根本没法像日本那样统一成一个国家。

日本在四世纪左右就出现了大和政权,后来还派人来中国学习,学了就回去改自己的国家制度,连文字都照着汉字造了新的假名。可菲律宾这边呢?直到十世纪才冒出个汤都王国,但也就是几个部落凑一块儿,根本不像个国家。后来伊斯兰教传进来,南方又搞起了伊斯兰政权,跟中原的文化差得更远了。

明朝时候郑和下西洋,菲律宾也是停靠点之一。但明朝对那边兴趣不大,也没想着去统治。倒是菲律宾南方的苏禄国,还派使者来朝贡过几次。不过那时候去菲律宾的中国人,大多都是做生意的,不是什么读书人,带去的文化也就是日常用的。

关键转折点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来了,把菲律宾变成了殖民地。他们特别排斥中国人,管华人叫“生理人”,意思就是只会做买卖的外乡人。西班牙人怕华人闹事,把他们都赶到马尼拉城外的区域,还用炮台盯着。后来还发生过屠杀,一六零三年因为误会明朝要打过来,西班牙人直接杀了两万多华人,占当时菲律宾华人总数的八成。

西班牙人来了之后,强行推广天主教,把教堂建在每个镇子中心。华人本来会写汉字的,但西班牙人不让教中文,慢慢地连华人的后代都忘了怎么写。现在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他加禄语里,中文词汇只占一点五%,倒是西班牙语的词占了四成。

清朝时候台湾被开发,那边的原住民虽然和菲律宾人一样都是南岛语系,但后来慢慢被汉文化同化了。可菲律宾的华人始终被隔离着,没法像日本那样深入当地社会。菲律宾的华人区就算再热闹,也只是个商业中心,文化影响力根本传不出去。

到了现在,菲律宾人日常用的汉字基本就是些菜名或者招牌,像“饭店”“超市”这样的简单词。但日本连假名都是从汉字变过来的,他们的文化根基里始终有中国的影响。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菲律宾没赶上好时候。西班牙人来得太早,直接把中华文化给堵死了。再加上菲律宾本来就是分散的部落,没形成能学习文化的国家机器。华人虽然早去那边做生意,但既没得到当地统治者的支持,又被殖民者打压,最后连带的文化也没法扎根。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明朝那时候对菲律宾多上点心,或者西班牙人没来殖民,说不定现在菲律宾人也会用汉字写日记呢。但历史就是这么回事,一步错步步错,错过机会就很难回头了。#历史##在记录我的2025##涨粉#

发布于 2025-07-20 12:42
收藏
1
上一篇:菲律宾,逾25%国民拥有中国血统,闽南语成连接两岸的“人民语言” 下一篇:同样距离中国700公里,菲律宾缘何未步日本后尘融入汉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