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拉,从无学历农牧民到科技特派员的蜕变之路

曲拉,从无学历农牧民到科技特派员的蜕变之路"/

曲拉是一位从未上过学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他的故事在中国乃至全球都颇具传奇色彩。以下是对曲拉的一些简要介绍:
1. 出生背景:曲拉出生在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偏远农牧民家庭,从小跟随父母在草原上放牧。
2. 自学成才: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曲拉从未上过学。但他对科技充满好奇,通过自学掌握了多种农牧业技术。
3. 科技特派员:曲拉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他深入基层,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
4. 成就与荣誉:曲拉在农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5. 社会影响:曲拉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农牧民投身科技事业,为我国农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曲拉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他的经历展现了我国农牧民在科技领域的潜力和创造力。他的事迹也为广大农牧民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新华社拉萨10月2日电题:曲拉:从未上过学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格桑朗杰

清晨,昌都市边坝县草卡镇笼罩在绵绵秋雨中,雨滴不停地敲打在塑料大棚上。大棚内,一位身着藏装的妇女,正在给5位村民讲解草莓种植的要领。

她叫曲拉,是草卡镇东托社区的居民。

“以前没有种过草莓,不知道能不能种好。”一位叫四朗江村的村民一边学着把一条侧枝掐断,一边请教曲拉这样做对不对,“现在有老师手把手教,我相信很快就能上手了。”

身着黑色藏装,红蓝相间的发绳将头发盘起,60岁出头的曲拉显得精神、干练。来大棚之前,她到县里参加了妇联组织的活动,获颁“最美巾帼奋斗者·70人70事”奖杯。

曲拉还有一个响亮的身份——“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科技特派员,竟然连一天学都没上过。

1958年出生的曲拉,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因为家里负担重、缺劳力,干活利索的她,只好留在家里操持家务,让其他兄妹去读书。

从12岁起,曲拉曾给人当了6年的保姆,也学会了说一些汉语。20岁时,她结婚成家,逐渐对种植产生兴趣。

2010年,边坝县聘请的两位内地技术人员来到草卡镇,培训村民蔬菜种植技术,曲拉迎来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机遇。

“技术人员教我们育苗、移栽、间苗、施肥、授粉等,我不识字,必须用心记。”除了跟技术员学,曲拉还抽空跑到附近的汉族种植户那里学习、取经。

学习一年后,曲拉在县里免费提供的大棚内自种蔬菜。自认为学会了种菜的她,一出手就遭遇了“挫折”。

“我种了莴笋,因为没有把握好株距,种得太密了,长出来又细又长,还开着黄花,都快要抵到大棚顶部了。”曲拉一边比画着莴笋的长度,一边哈哈笑起来。

她种的黄瓜,因为通风口开大了,气温过低,叶子变黄,挂果小;白菜起了蚜虫;葱叶黄了,才发现收割晚了;栽青椒时没有用药,根部腐烂……

面对困难,曲拉没有放弃。每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她就跑去找技术员,或者到就近的汉族种植户那里请教,难关一个个被攻克。

第一年试种,曲拉卖菜赚了近4000元。“尽管有点少,但是自己种的,还是很满足。”她说。之后的两年,曲拉每年都尝试一些新品种,会种的菜越来越多。

从2014年起,曲拉又承租了3个大棚,种了葡萄、花菜、莲花白、西瓜等十几个品种。

为了种好菜,曲拉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要往大棚里跑:“有时身体不舒服,早上吃药,下午好点了就去。忙的时候,中午饭都是在大棚里吃的。”

经过几年的实践,曲拉已经成为草卡镇种菜技术最好的居民之一。2016年,她成功获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始担负起培训、教授农牧民蔬菜种植技术的重任。曲拉因此每年能拿到6000元的工资。

2016年,曲拉三次前往边坝县边坝镇,挨家挨户查看120多户庭院温室,手把手教授农牧民种植技术。发现育苗低温问题,曲拉教他们用二膜来保温;看到有人把黄瓜的多个茎条捆在一起,她耐心示范正确的吊绳方式。

2017年,她技术指导边坝县都瓦乡扎根村10座蔬菜大棚,在蔬菜生长的关键阶段,她每周至少要去一次;2018年,她负责热玉乡热玉村和嘎贡村的32座大棚;2019年,她负责边坝镇夏林村的20座大棚……

近四年时间,经曲拉培训学会蔬菜种植的当地农牧民,有600多户、700余人。

边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旺扎说,近年来,边坝县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在草卡镇建设高效日光温室185座,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年蔬菜供应量达300多吨,年产值310多万元,惠及群众195户、9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339人。

谈起今后的打算,曲拉仍是志气满满:“趁现在身体还好,要学习更多水果种植技术,让更多群众受益。”(完)

发布于 2025-07-20 00:43
收藏
1
上一篇:奶渣曲拉变“金疙瘩”,助力乡村振兴,共筑脱贫新篇章 下一篇:科技赋能牧民新篇章,废奶渣变金疙瘩,藏区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