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如雪,花潮如约!华南国家植物园清明时节花盛放,游人纷至沓来驻足赏景

洁白如雪,花潮如约!华南国家植物园清明时节花盛放,游人纷至沓来驻足赏景"/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清明节期间的花卉盛开,确实是一年一度的美景。洁白如雪的花朵,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与清明时节的气氛相得益彰。以下是一段可能的新闻报道:
---
"华南国家植物园清明花盛放 引游人驻足观赏"
【广州讯】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华南国家植物园内,众多花卉如约盛开,洁白的花朵在春光中绽放,犹如一片片飘落的雪花,美不胜收。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驻足观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植物园内,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开放,其中以洁白如雪的樱花最为引人注目。这些樱花树历经寒暑,在清明节前夕,终于迎来了盛花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捕捉这一美好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樱花同时盛开,真是太美了!”来自深圳的游客张女士激动地说。她拿起相机,不断调整角度,想要将这美景尽收眼底。
除了樱花,植物园内的其他花卉也进入了盛开期。白色的玉兰花、粉色的杏花,以及紫色的薰衣草,都在这个春天绽放出自己独特的色彩。游客们漫步在花海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华南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清明期间正是赏花的好时节,园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最佳的赏花体验。同时,园方

相关内容:

清明花开,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亦是对生命之美的赞颂。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内大朵大朵洁白素雅的清明花悄然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为这个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诗意。记者了解到,清明花又名比蒙花、炮弹果或刹抢龙(云南少数民族名),是夹竹桃科清明花属的常绿木质大藤本植物。其花期与清明节高度重合,每年4月前后,洁白如雪的花朵如约盛开,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哀思与敬意,也让人感慨当下盛世的美好。

清明花:天清地明间的生命之美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凤梨园,清明花早已盛放,攀附于廊道顶部的藤蔓垂落如瀑布,花朵簇拥成景。清明花的名字源于其与清明节的紧密联系,但究竟怎样的花才配得上“清明”二字?

清明花形态独特,聚伞花序顶生,每簇着花3-5朵,花冠呈漏斗状,直径约10厘米,白色花瓣浅五裂,散发出淡雅香气。其花蕊尤为奇异:5枚雄蕊从略带绿色的花冠基部伸出,顶端聚拢成矛尖状,雌蕊则藏于矛尖之下。叶片卵形对生,叶脉清晰;茎具皮孔,幼枝被锈色柔毛,老茎遒劲如石,藤蔓可攀附高达数十米。

然而,清明时节百花争艳,人们常将清明花与其他同名植物混淆。例如,古语有云“清明之日桐始华”,泡桐花被视为清明“节气”之花,民间亦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桐花盛开”之说。但清明花以其独特的形态与文化寓意,成为清明时节的代表性植物之一。

当下正值清明花的最佳观赏期,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内的藤蔓蓬勃生长,垂落的花枝与春色共舞,为游客营造出“天清地明,花寄哀思”的意境。游客可于此撷一缕清香,乘着春风,将对故人的缅怀寄托于花间。

文化传承:清明花的民间传说与象征

清明花在民间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称其为“刹抢龙”,相传古时一位勇士为保护族人战死,其鲜血化作藤蔓,开出白花守护山林,后人以花寄情,缅怀英雄。在广西,因其果实形如炮弹,得名“炮弹果”,当地传说清明花能驱邪避灾,村民常将其种于村口,祈愿平安。文人墨客则借其“刚柔并济”之态赋予其精神象征——根茎如丈夫般坚毅,花朵似女子般柔美,使其成为诗画中的独特符号。

作为夹竹桃科植物,清明花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内同期盛开的羊角拗、黄蝉、断肠花,以及常见的鸡蛋花、长春花等同科植物一样,具有一定的毒性,尤以种子和乳汁毒性最烈。尽管有毒,清明花却是一味传统药材。其藤茎、根、叶均可入药:藤茎味微苦、涩、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清火解毒、利胆退黄、通气活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病、肝脾肿大等症状;根、叶味辛、麻,性温,能祛风湿、散淤活血,适用于风湿腰腿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

需注意的是,清明花必须经专业炮制以降低毒性,严禁自行采食或外用。民间误传其可“润肺止咳”,实为与艾草等可食用植物混淆,清明花绝不可作为食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谢展桐、苏建中、许炳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发布于 2025-07-18 19:29
收藏
1
上一篇:俗称“清明花”,民间誉为“天然创口贴”,花开如剪碎纸条的自然奇迹 下一篇:市井深处藏珍馐!云南十大美食盘点,压轴小吃回头率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