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奥秘之旅

探秘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奥秘之旅"/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分布在广阔的海洋中,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对海洋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珊瑚虫的钙质骨骼堆积。珊瑚虫是一种微小的海洋生物,它们通过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这些骨骼逐渐堆积,形成珊瑚礁。
###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1. "生物多样性":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链和庇护所。据估计,珊瑚礁支持着超过25%的海洋生物种类。
2. "渔业资源":珊瑚礁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繁殖地,对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 "海岸防护":珊瑚礁能够减缓海浪的冲击,保护海岸线不受侵蚀。
4. "科学研究":珊瑚礁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海洋生态、地质、气候等多个领域的宝贵场所。
### 珊瑚礁面临的威胁
1. "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白化,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2. "污染":海洋污染导致水质恶化,珊瑚礁生物无法生存。
3.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导致珊瑚礁生物种群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4. "海洋酸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关内容:


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秘珊瑚礁。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的软体动物,珊瑚是以群体形式存在,由许多珊瑚虫联合在一起形成活体组织,在活组织底下是钙质骨骼,这些骨骼是由珊瑚虫不断堆积碳酸钙而形成。珊瑚的活体单元是珊瑚虫,珊瑚虫像个可伸缩的小花,只在顶端有一个开口,食物由这个开口进。口的周围环绕着一圈或数圈触手,用于捕食小动物。口底下是一个囊袋状的腔肠。珊瑚利用触手过滤海水杂质,并从中获取食物。海水中的钙、镁,还有一些悬浮微生物等都是珊瑚的食物。


从生态学角度看,珊瑚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造礁珊瑚(石珊瑚),一种是非造礁珊瑚(软珊瑚)。石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形成珊瑚礁,而多数软珊瑚则不能。


▲造礁珊瑚(石珊瑚)


▲非造礁珊瑚(软珊瑚)


造礁珊瑚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度之间,18度以下的低温和30度以上的高温对于绝大多数珊瑚来说都是不利的环境,会引起珊瑚白化或死亡。从全球水温的分布来看,造礁珊瑚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度之间的海域,并且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生长最为繁盛。造礁珊瑚分布在水质清净、流速中等的浅海,珊瑚幼虫须附着在坚硬的底质上,如岩石、礁块、珊瑚骨骼等。


1 珊瑚礁的重要价值


对于评估热带海域的环境污染方面,珊瑚是很好的指标生物。


全球约有5亿人直接依赖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活。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框架,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珊瑚礁区有超过2500种鱼类,700种造礁石珊瑚;全球珊瑚礁面积占海洋总面积<0.2%,却为孕育了30%的海洋生物。

▲实拍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珊瑚生长情况


珊瑚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碳酸钙,有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


珊瑚坚硬的骨骼可以抵抗波浪对海岸的冲击,减少波浪的冲击力,保护海岸,有着消波和护岸作用。


珊瑚是海水的过滤器,无数细小的珊瑚虫用它们的触手不停地过滤着海水中各种微粒,从中获取营养和保持海水的洁净。


珊瑚可广泛应用于古地质地貌和古地理研究以及气候研究。


2 我国大陆沿海从北回归线往南均有珊瑚礁生态分布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的华南沿岸具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主要分布在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大亚湾-大鹏湾区域,广西涠洲岛-斜阳岛水域,香港水域,最北缘到福建漳州东山周边海域。


▲开展徐闻保护区珊瑚礁资源调查


2019年对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首次在南澎列岛位于北回归线的海域中发现至少15种造礁石珊瑚,其中包括较大面积以鹿角珊瑚和蔷薇珊瑚为主的石珊瑚群落,种类数和分布面积均远高于我国大陆沿海造礁珊瑚分布最北缘的东山海域(5种)。此次调查,证实我国大陆沿海从北回归线往南均有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布。


▲珊瑚苗培育工作


3 以科技之力为珊瑚礁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徐闻珊瑚礁是我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和保存完好的现代珊瑚岸礁,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持续开展了珊瑚礁调查、水质监测、珊瑚礁修复、人工育苗和种植等工作,以科技之力为珊瑚礁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定点投放珊瑚人工生态礁


开展保护区水质环境和珊瑚礁生物资源调查。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保护区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保护区水质生态因子变化情况。同时利用生态学调查常规方法,对保护区内珊瑚的分布、珊瑚生态健康状况、底质生物状况等进行监测与调查。


▲珊瑚苗海底种植


开展珊瑚礁人工生态修复研究。一是开展珊瑚移植和种植,将实验室培育的珊瑚苗移植到受损的珊瑚礁区,进行固着生长,以丰富活珊瑚数量,从而促进礁区珊瑚的恢复,至今,共培育并移植珊瑚幼苗共计2500多株。二是投放人工生态礁,根据对角尾海域水质及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针对性的设计、开发、制作人工生态礁,促进保护区海域珊瑚的生长和恢复,截至目前共制作并投放了220个人工生态礁,取得了一定修复成效。


▲实拍保护区内珊瑚生长情况


近几年的珊瑚礁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徐闻保护区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基本维持在15%左右,主要的优势品种基本稳定,主要包括角孔珊瑚、陀螺珊瑚、蜂巢珊瑚、滨珊瑚、菊花珊瑚等。部分调查站位石珊瑚覆盖率上升明显,增幅超过10%,而调查发现的新增死亡珊瑚数量极少。


来源:广东林业

编辑 :林超 罗茵 金亚平

发布于 2025-07-16 22:58
收藏
1
上一篇:口袋科学辞典揭秘,珊瑚礁的奥秘与魅力 下一篇:珊瑚危机,到2070年消失的美丽,你可知其生态价值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