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援乌新策略浮现,先售武器予北约,外媒质疑对俄态度

美国援乌新策略浮现,先售武器予北约,外媒质疑对俄态度"/

美国开启援乌新模式,这通常意味着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有所调整。以下是这一消息可能包含的几个方面:
1. "战略调整":美国可能意识到单纯的经济制裁或外交斡旋不足以改变当前局势,因此决定采取更为直接和有力的军事援助。
2. "武器销售":美国将武器优先卖给北约成员国,这可能是为了增强北约的整体防御能力,同时向俄罗斯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坚定的。
3. "外交策略":通过这种模式,美国可能在试图平衡与俄罗斯的关系,一方面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另一方面避免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4. "地区安全":此举可能意在维护地区安全,通过增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
外媒对此的评论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担忧俄罗斯的反应":外媒可能会担忧,美国的新模式可能会激怒俄罗斯,导致局势进一步紧张。
2. "对北约的影响":外媒可能会关注这一举措对北约团结和战略布局的影响。
3. "对乌克兰的支持":外媒可能会对美国的这一决定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乌克兰主权的尊重。
4. "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外媒可能会分析这一举措对国际局势的潜在影响,包括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的潜在影响。
总之,这一消息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各方都在试图找到平衡点,以维护自身

相关内容:

2025年7月的华盛顿,对乌政策的转向比夏日的雷暴还快。7月1日,白宫和五角大楼突然给持续三年的对乌军援踩了刹车——“暂停部分武器交付”,理由直白得像摊在阳光下的库存清单:美国近期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输送军火、参与对伊朗空袭,加上三年来对乌的海量援助,军火库存已降到“危及自身国防”的水平。特朗普当时说得斩钉截铁:“我们得先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武器,再谈帮助别人。”

可仅仅六天后,7月7日晚,特朗普在接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话锋突然一转:“我们会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帮助他们自卫。”第二天,五角大楼的声明同步落地,强调这是“总统指示下的行动”,目的是“确保乌克兰有能力抵御侵略,推动持久和平”。而真正的“大招”,藏在7月10日他接受NBC新闻采访的一席话里:“我们正在向北约运送武器,北约将承担全部费用,然后由他们转交给乌克兰。”

这哪里是“恢复援乌”?分明是把对乌军事支持做成了“北约买单、美国赚钱”的军火生意。表面上,美国是“顾全大局”,实则是算清了两笔账:一笔是库存账——再直接送武器,美国的军火库要空了;另一笔是经济账——让北约出钱买美国武器,既清了库存,又赚了钱,还不用自己担“直接卷入冲突”的风险。就像个精明的超市老板,把过期的罐头摆上货架,让邻居出钱买走,再让邻居帮着送到客户家,自己坐收渔利。

为什么特朗普会在短短几天内改变态度?答案藏在7月3日的那通电话里。当天,他和普京聊了近一个小时,可结束后,他公开骂道:“对与普京的通话感到非常失望,他根本不想停止冲突。”特朗普的不满,不是因为普京“废话太多”,而是因为普京没有满足他“尽快停火”的要求。可停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军火商的生意要断了。三年来,俄乌冲突让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公司的股价涨了又涨,订单排到了2030年以后。如果冲突结束,这些利润会像潮水一样退去。于是,特朗普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恢复援乌,让乌克兰继续和俄罗斯打,又让北约买单,自己不用掏腰包。

这背后的逻辑,是美国刻在骨子里的“霸权生意经”——用欧洲的钱,养美国的军火商;用乌克兰的命,削弱俄罗斯的实力。而欧洲盟友呢?他们不得不配合,因为他们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需要北约的“集体防御”。可他们忘了,当他们为美国的军火买单时,自己的经济负担在加重,自己的领土在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俄外长拉夫罗夫早就说过:“任何包含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物资,都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德国总理默茨明明知道购买“爱国者”导弹给乌克兰会激怒俄罗斯,可还是得向美国提出申请,因为他不敢得罪美国——欧洲的安全,还得靠美国的“保护伞”。

更讽刺的是,美国卖给北约的武器,很多都是“库存垃圾”。乌克兰军队早就抱怨过,北约援助的“标枪”导弹有过期的,“毒刺”导弹卡壳,M777榴弹炮打几天就坏。俄军甚至在顿涅茨克击落过一枚美国制造的反辐射导弹,残骸检查发现竟然过期了28年。美国前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说得直白:“西方国家援乌的装备,大多数是退役的、落后的,就是在清理库存。”现在,美国把这些“垃圾”卖给北约,让北约转给乌克兰,既清了库存,又赚了钱,还让北约背了“送垃圾”的骂名。

欧洲盟友的困境,像极了被绑在战车后的羔羊——明明知道跟着美国走会掉进坑里,可还是得往前走。他们得为美国的军火买单,得承受俄罗斯的威慑,得看着自己的工业因为能源短缺而萎缩(参考原文提到的“欧洲失去了工业制造的能源红利”)。而美国呢?坐在幕后,一边数着欧洲的钱,一边看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打消耗战,一边嘲笑欧洲的“愚蠢”。

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结果会是什么?美国的军火商们会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北约的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口袋;俄乌冲突会持续下去,因为乌克兰有了武器,俄罗斯不会轻易停火;欧洲盟友会越来越穷,因为他们得为美国的军火买单;美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因为俄罗斯会把北约的武器视为“挑衅”。

短期来看,俄乌冲突不会结束,因为美国的军火商们不希望结束。特朗普虽然说过“希望尽快停火”,但当停火意味着失去军火生意时,他的态度会变得“不那么强”。未来,美俄关系会继续恶化,欧洲会陷入“买单+被打击”的困境。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欧洲国家觉醒,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寻找独立的外交政策。就像中国一直强调的,和平解决冲突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霸权主义和军火生意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糟。

欧洲的朋友们,该醒醒了。美国不是你们的“救世主”,而是你们的“吸血鬼”。只有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坚持和平谈判,才能结束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发布于 2025-07-16 16:30
收藏
1
上一篇:特朗普风格再现,美国卖武器,乌克兰收货,北约买单的神秘交易揭秘 下一篇:结婚纪念日浪漫之选,这些花束为爱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