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雪顶“迟到”创130年最晚现世纪录,气候变迁影响显著

日本富士山雪顶“迟到”创130年最晚现世纪录,气候变迁影响显著"/

日本富士山以其独特的“雪顶”而闻名,然而,最近几年,富士山的雪顶迟迟未能形成,这已经打破了130年来的最晚记录。
富士山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富士山每年都会在冬季积雪,形成著名的“雪顶”,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从2022年开始,富士山的雪顶迟迟未能形成,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富士山的雪顶形成时间已经推迟到了4月,比往年晚了近一个月,打破了130年来的最晚记录。
这一现象引起了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日本政府表示,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并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富士山周边的旅游从业者也感到担忧,因为雪顶的推迟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旅游业。
为了保护富士山这一自然景观,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保护等。此外,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如何通过人工降雨等方式来促进富士山的雪顶形成。
总之,富士山雪顶的推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希望在未来,富士山的“雪顶”能够如期而至,继续为游客带来美丽的风景。

相关内容:

日本富士山的山顶积雪是一大特色,往年通常10月初就可见“雪顶”。然而,今年眼瞅着11月到来,富士山仍未迎来初雪,打破了有相关记录130年以来的最晚纪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日本气象部门数据报道,自1894年有记录以来,富士山平均每年10月2日开始逐渐形成“雪顶”,去年是10月5日。不过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去年10月富士山虽迎降雪,但由于气温偏高,到当年11月初积雪已经大部分融化。

今年,日本多地遭遇罕见酷暑,秋季气温仍然偏高。日本气象部门官员柳木新一(音译)10月29日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从夏季到现在,日本国内气温偏高的情形持续,再加上连日降雨,所以(富士山)至今尚无降雪。”

柳木介绍,此前富士山最迟初雪纪录为10月26日,分别发生于1955年和2016年。

日本气象厅9月宣布,自1898年开始关于气温的统计以来,日本今年遭遇了最炎热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比正常水平高1.76摄氏度;而此前最高纪录出现在2010年,比正常水平高1.08摄氏度。

据研究机构“气候总站”监测,今年10月第一周,日本至少74个城市出现最高气温不低于30摄氏度的情况。

富士山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热门旅游地点。富士山一年中多数时间有积雪,通常只在每年7月1日至9月10日的开山期开放登山,登山者最为集中的时段是8月中旬到9月初。

富士山今年迟迟未现“雪顶”,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关联,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全球多个地区。今年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40年间,全球变暖导致北半球多数地区积雪减少。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几十年间,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山顶积雪不断消融,白雪皑皑的景象变少,越来越多植被出现在原来的“不毛之地”,山顶由白转绿。

责任编辑:张柏漪

发布于 2025-07-16 14:43
收藏
1
上一篇:青城一笑,倾城倾国,揭秘那醉人的一瞥 下一篇:日本富士山“雪顶”迟到,挑战130年最晚积雪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