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雪顶”迟迟未至,刷新130年最晚纪录

日本富士山“雪顶”迟迟未至,刷新130年最晚纪录"/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其雪顶一直是游客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富士山的“雪顶”迟迟未至,已经打破了130年来的最晚纪录。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富士山的雪顶通常在每年的11月左右出现,但今年却迟迟未至。目前,富士山山顶的积雪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一半左右。这一现象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专家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富士山的积雪情况。此外,日本气象厅表示,富士山雪顶迟迟未至可能与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有关。
这一现象对富士山旅游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登山观光。雪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登山季节的到来,而雪顶迟迟未至,使得登山活动推迟,影响了游客的出行计划。
面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应对。一方面,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旅游业界的沟通,共同应对雪顶迟迟未至带来的影响。
总之,富士山雪顶迟迟未至,打破了130年来的最晚纪录,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这一现象对自然环境、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本富士山的山顶积雪是一大特色,往年通常10月初就可见“雪顶”。然而,今年眼瞅着11月到来,富士山仍未迎来初雪,打破了有相关记录130年以来的最晚纪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日本气象部门数据报道,自1894年有记录以来,富士山平均每年10月2日开始逐渐形成“雪顶”,去年是10月5日。不过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去年10月富士山虽迎降雪,但由于气温偏高,到当年11月初积雪已经大部分融化。

今年,日本多地遭遇罕见酷暑,秋季气温仍然偏高。日本气象部门官员柳木新一(音译)10月29日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从夏季到现在,日本国内气温偏高的情形持续,再加上连日降雨,所以(富士山)至今尚无降雪。”

柳木介绍,此前富士山最迟初雪纪录为10月26日,分别发生于1955年和2016年。

日本气象厅9月宣布,自1898年开始关于气温的统计以来,日本今年遭遇了最炎热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比正常水平高1.76摄氏度;而此前最高纪录出现在2010年,比正常水平高1.08摄氏度。

据研究机构“气候总站”监测,今年10月第一周,日本至少74个城市出现最高气温不低于30摄氏度的情况。

富士山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热门旅游地点。富士山一年中多数时间有积雪,通常只在每年7月1日至9月10日的开山期开放登山,登山者最为集中的时段是8月中旬到9月初。

富士山今年迟迟未现“雪顶”,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关联,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全球多个地区。今年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40年间,全球变暖导致北半球多数地区积雪减少。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几十年间,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山顶积雪不断消融,白雪皑皑的景象变少,越来越多植被出现在原来的“不毛之地”,山顶由白转绿。

发布于 2025-07-16 14:45
收藏
1
上一篇:日本富士山雪顶迟到,挑战130年最晚积雪纪录,特色景观引关注 下一篇:日本富士山雪顶迟至,挑战130年最晚降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