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卦,停在他的背后看不到他的前身,走进他的庭院,却看不到他本人,没有灾难。
人要止的时候,就不要看那些会让你激动、起心动念的东西,静坐才能无咎。静坐,闭目,才能真正的忘我。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彖辞说:艮,即止的意思。该停止的时候便停止,该行动时就行动,行动与静止不失时机,这样道路才会光明。
看相对不动的那一面,就不会受到影响。看相对动的东西,就看不到你所要想东西。
艮卦上下卦的对应爻相互敌对,而不是相互亲近呼应。所以说不能获得其身。在他的庭院行走却看不到他本人,所以没有灾难。
春夏秋冬是动,冬是静。以一个冬天的静,来支持三个季节的动。休息,才能走更远的路。
静到像山一样的静。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象辞说:两山相重就是艮卦的卦象。君子因此考虑问题不能超过自己的位置,要守分。
人要止于心无外求,也就是自我控制,抑制自己不良的欲望。
初爻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初六:脚趾停止运动,没有灾难,利于永远守正道。
即使的让脚指头不动,就无咎,因为后面的动就动停下来了。
坏习惯刚刚养成时,改比较容易;一而再再而三之后,就比较难。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象辞说:脚趾停止运动,是没有失去正道。
人人都有偏道的倾向,偏了,修正过来就好。
一个人修行,先修你的起心动念。
二爻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六二:抑制小腿,不能听九三的话,心中不高兴。
习惯养成,比初六刚开始时改就要难一些。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不能听九三的话,也没有听从后退停止的命令(所以不高兴)。
一个人要戒除坏习惯,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决的态度,决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会使自己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因此需要狠下心来,下定决心。
三爻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九三:止在上卦和下卦的中间界限,辛苦得连脊背的肉都要裂开了,如烈火烧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象辞说:止住中间界限,如烈火烧心,但是效果不彰。
心是可以控制行动的,随时随地用你的理智来指导。
有坏习惯时赶快下手,不要等慢慢养成后,再改就会越来越困难了。
四爻
六四:艮其身,无咎。
六四:止住自己的身,没有灾难。
无法控制外界,只能控制自己。要用自己的心,去修自己的身,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不受外面的诱惑。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止住自己的身,仅仅做到了独善其身。但是迟早要和别人互动,要受到他人的诱惑。
五爻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六五:止住牙床,说话有次序,没有悔恨。
祸从口出,所以说话要谨慎。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象辞说:止住牙床,是因为六五能居中守正。
作为领导者,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说合理的话,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
作为普通人,只有小心说话,避免祸从口出,才不至于祸从口出,甚至害人害己。
六爻
上九:敦艮,吉。
上九:敦厚而懂得适可而止,吉祥。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象辞说:敦厚而懂得适可而止的吉祥,是因为以敦厚而得善终。
只有上九的卦辞里有“吉”,刚开始初六的起心动念,马上管住,走上正道。然后坚持一关关通过,这里面有小腿要动的,有心在挣扎的,有身体受外面诱惑的,还有嘴巴控制不住乱讲话的。通关到了上九之后,就是检验及格了,慎始厚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