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敦义,一手掌神明智慧,一手挥大棒法则

周易敦义,一手掌神明智慧,一手挥大棒法则"/

周易中的“敦”字,从字面上理解,有深厚的意思。根据您所描述的“一手有神明,一手有大棒”,这实际上是对“敦”字的形象化解释。
在周易中,“敦”通常与“厚德载物”相联系,意味着深厚的德行能够承载重大的责任。这里的“一手有神明”可以理解为拥有智慧和道德的指引,而“一手有大棒”则象征着有力量去执行和实现道德上的指导。
具体来说:
- “一手有神明”:这里的“神明”可以指代天意、道德或者智慧。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遵循道德的指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一手有大棒”:这里的“大棒”象征着力量和执行力。一个人如果只有道德和智慧,而没有力量去实现这些道德和智慧,那么它们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力量是实现道德和智慧的关键。
综上所述,周易中的“敦”字,一手有神明,一手有大棒,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具备深厚的德行和强大的执行力,以实现道德上的理想和目标。

相关内容:

敦,从“攴”,以手持械,手拿大棒,本义威吓,引申严厉督促、迫使。敦,甲骨文左上为宗庙,左下为羊,组合呈“以羊献祭”场景,需仪仗队护送祭台,赋予其诚心奉神之义,同时隐含用武力保障祭祀权威的原始逻辑,以武力护祀庙(《说文》),隐含“强制服从”的威慑力,兼具威慑与诚敬的双重性。祭祀场景赋予“敦”神圣性,要求参与者心怀至诚(“诚心奉神”),此时威慑力转化为对内在道德自律的要求。衍生谴责、怨怒之义(如“敦责”)。正向转化:怨怒经道德驯化,转向勤勉、劝勉(如“敦劝”),体现华夏文化“化戾为和”的智慧。敦,治理。

“敦”共三卦,两卦坤合卦:临上六“敦临,吉,无咎”,复卦六五“敦复,无悔”,艮卦上九“敦艮,吉”。

“敦”一手有神明,另一手有大棒,皆需作用于对象。艮上九的“敦”无对象需制伏,有自我劝勉的意思。当无外敌可制时,武力便转化为对自身的精神驱策(如持械守护祭坛者,亦需时刻警醒自身)。“敦”从“制人”转向“克己”。

发布于 2025-07-15 11:13
收藏
1
上一篇:“定金”VS“订金”,年夜饭预订,分清二字差别大! 下一篇:青铜敦之谜,探寻“敦”字读音之谜及朱槃玉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