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不为人知的秘密,驱鸟员揭秘,小花竟成击退空中“威胁”的关键法宝

机场不为人知的秘密,驱鸟员揭秘,小花竟成击退空中“威胁”的关键法宝"/

机场驱鸟员的工作听起来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虚构故事,讲述了一位机场驱鸟员如何利用一朵小花解决驱鸟难题:
---
在繁忙的机场跑道旁,有一片被忽视的小花园。这里种植着各种花卉,但在众多花朵中,有一朵小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小巧玲珑,花瓣边缘带着淡淡的金色光泽,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气。这就是机场驱鸟员们口中的“秘密武器”——金盏菊。
李明是机场的一名资深驱鸟员,他负责保障飞机起降时的安全。机场周边环境复杂,鸟类活动频繁,常常成为飞行安全的隐患。尽管李明尝试过各种高科技设备,如声波驱鸟器、激光驱鸟器等,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一天,李明在花园里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朵金盏菊。他注意到,每当风吹过,金盏菊的香气就会随风飘散,似乎对周围的鸟类有着某种特殊的驱赶作用。好奇心驱使着他,开始研究这朵小花。
经过一番调查,李明发现金盏菊含有一种名为“菊烯”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鸟类具有强烈的驱赶作用。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利用这一特性,为机场打造一个天然驱鸟系统。
李明向领导汇报了他的想法,并得到了支持。他开始在机场周边的空地上种植金盏菊,

相关内容:

小鸟是天空中的精灵,但一旦与高速行驶的飞行器相撞,后果往往不可估量。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飞机场区大片的草坪和充足的食物吸引着大批的鸟类在此栖息,而它们的存在却给飞机飞行特别是起降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机毁鸟亡事件多次见诸报端。

和鸟儿“斗智斗勇”

鸟击是航空业的专业术语,就是飞鸟撞飞机的意思。

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万多只各种飞鸟撞在飞机上,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中,有20%是飞鸟撞击飞机而造成的,飞鸟对飞机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和出行旅客的安全,在机场有了这样一群人——驱鸟员。他们每天都要起得比鸟早,睡得比鸟晚,日复一日的与鸟儿“斗智斗勇”,李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李东,广西大学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南宁机场修缮动力部工作。

“让小鸟快快乐乐地飞翔,飞机平平安安地起降,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李东说。

“古典战法”收效甚微 小花是关键

大部分机场一直使用的是射击、惊吓等传统驱鸟方式,但李东发现,随着机场的快速发展传统敲锣打鼓的方式只能将鸟儿临时吓跑,实际上治标不治本,根本无法满足鸟击防范的保障要求,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这个领域急需科学方法的介入,来提高鸟击防范效率。

在南宁机场急需解决的就是康宁水库,康宁水库距机场跑道中心圆直线距离3.4公里,由于这片水域因为环境比较丰富,既有树林又有农田,还有宽阔的水面,经常会吸引众多的水鸟到这里觅食、栖息甚至繁殖,而这些水鸟在机场鸟击事件防范中,属于高危物种。因此要定时对它们进行实时监控,并对鸟类的活动作出预判。同时也是为了了解机场附近数十种鸟类的模样、体积、生活习性、飞行高度、危险级别,从而研究出合理的防止措施。

李东定期巡查飞行区及机场附近农田、水库、湿地,在经过一段时数据记录、摸索与反复论证,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驱鸟方法。

她将这套关于鸟击航空器防范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长期的观察与选择,开发了机坪植被改造项目——通过种植外来物种“三裂蟛蜞菊”来降低机坪植被生物多样性,降低鸟类造访的可能性。

三裂蟛蜞菊是外来植物,知道这一名字的人往往对其感到头痛不已。它来到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由于气候合适,没有竞争对手,形成优势种属,在当地疯狂生长,到处泛滥。

三裂蟛蜞菊的入侵对当地生态造成危害。常生长成片,侵占草地和湿地,排挤本地植物。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三裂蟛蜞菊

但是李东正是看中了三裂蟛蜞菊这一特性,其能有效降低机场环境的生态多样性,使其对鸟类不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而这一让鸟儿“避开”危险区的举措,实际上也使鸟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这个项目也引起了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注意,被评为2016年机场发展创新项目。

随着三裂蟛蜞菊在机坪内的推广种植,不仅降低了人力打草和农药投入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鸟击防范效果,每年能够直接为南宁机场节约近百万元的机坪维护成本。

驱鸟是爱鸟

驱鸟不是杀鸟,动物学专业毕业的李东尤为在意这一点。每每看到有鸟儿“挂网”,李东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将缠绕在鸟儿身上的细丝解开,再把这些鸟儿拿到合适的区域放生。

李东细心的为不慎“挂网”的杜鹃揭开绳索

李东说:“要利用大自然的特点,将这些蓝天小精灵阻挡在净空环境之外,而不是一味地驱赶和伤害它们,这样既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也保护了绿水青山。”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不论是寒风侵肌的冬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日,李东和驱鸟队的同事们都会坚守在驱鸟的岗位上。每天他们都会驾驶着驱鸟车在跑道附近多次巡查。

机场空旷的草坪是鸟类喜爱的栖息地之一,草中的昆虫、草籽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源,所以驱鸟队要定期检查草坪植物生长情况,商讨改进的方法,并且要定期的割草、杀虫,从而切断飞鸟的食物链。

机场内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鸟情,每当接到鸟情汇报,李东和队员就要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而每当在机场发现一些陌生的鸟类,李东都会回到办公室拿出相关书籍反复对照,并记录下来。在每天巡查结束后,李东也会将当天的鸟情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日后总结规律。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作间隙,驱鸟队的队员们常常聚在一起,研究讨论鸟类专业知识,在同事眼里,李东总是孜孜不倦。

“在机场及周边区域,每年有数十种鸟类活动,鸟情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作为驱鸟人,识鸟也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李东说。

李东在检查煤气炮

设置在跑道附近的煤气炮是驱鸟的重要设备,李东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驱鸟工作顺利进行。在巡查中,李东发现跑到周围有鸟群活动,她立即按下车载煤气炮开关,只听到轰轰两声,鸟儿很快便被吓跑了。

晚上临下班的时候,天往往已经全黑。李东还会驾车巡查一遍跑道才会放心离去。

李东因自己的工作能力极其出色,并且成功的将多项创新型驱鸟方式灵活运用于实践中,从而连获得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机场管理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广西机场管理集团“青年之星”、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十佳员工”等多项荣誉。

她希望能够将这个方法完善并推广出去,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的侵害,从而造福更多的人。

为保障飞机安全,每一个机场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起得比鸟早,睡得比鸟晚,每天天未亮就开始工作,天黑了以后才能够下班。

出品人:韩蕾

总监制:张春燕

制片人:王成孟

节目统筹:王成孟 石睿鹏 田阿萌

节目策划:田阿萌 张章 唐凤

摄影:黄河畅 摄像:廖章利

后期制作:高文轩

文案:王成孟 高文轩 侯宇

双语:田阿萌 王小月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于 2025-07-15 05:42
收藏
1
上一篇:一文读懂,通用机场的定义与特点 下一篇:一方水土一方话,探寻中国式机场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