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盛放,辨清“蜡”与“腊”,别再让它们混淆你的春日记忆

花季盛放,辨清“蜡”与“腊”,别再让它们混淆你的春日记忆"/

在中文中,“蜡”和“腊”虽然发音相近,但意义不同,经常被混淆。下面是两者的区别:
- "蜡":通常指的是一种可塑性物质,通过加热融化后可以涂抹在物体表面,冷却后凝固形成保护层。比如蜡烛、蜂蜡等。
- "腊":通常指农历十二月,也指农历十二月腌制肉类或其他食品的方法。比如腊月、腊味等。
所以,当提到“花季到了”,应该使用“蜡”,因为这里指的是春季,而春季与“蜡”无关,而与“腊”无关,这里可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混淆这两个字。正确的句子可能是“花季到了,‘蜡’花盛开”,这里的“蜡”指的是植物名,如蜡梅。

相关内容:

‍2022年即将迎来了尾声,蜡梅也如期而开,这种植物往往在每年的12月份开放,仿佛给一年画上句号。浓郁的花香、清瘦写意的枝干、不畏严寒的特质,让这种植物广受市民们的喜爱,但同时,一些疑问也随之抛出,蜡梅是梅花吗?究竟是“蜡梅”还是“腊梅”?今天就通过这篇文章,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

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的植物,与蔷薇科的梅花分属两家,并无任何直接亲缘关系,只是因为两者相似点太多,才共享了“梅”这一字眼,南宋范大成的《梅谱》、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记载蜡梅时均写道“此物并非梅类”,可见古人早已深谙两者区别。

这冬季的开花灌木最早被称为黄梅花,“蜡梅”一名最早还是由由苏轼与黄庭坚提出的,苏轼这样写到:“香气似梅,似女工撚蠟所成,因谓蠟梅”,意思是这种花像是女工捻蜡做出来的,所以被称为“蜡梅”。虽然有人认为因“蜡梅”在腊月盛开,应写作“腊梅”,这一说法也不无道理,但事实上,“腊梅”一词也能形容在腊月开花的梅花,使用这个写法容易引发误会,而“蜡梅”则准确的描述出这种蜡梅这种植物的独有的特性,而不会让人想到其他植物。直到现代,在专业的植物书刊上,“蜡梅”还是这个物种的正式名称,而不是“腊梅”。

古人极为推崇蜡梅,在五代南唐张翊所作《花经》中,将蜡梅列为“一品九命”,是花中的最高等级,与兰与牡丹同级别,而真正的梅花仅被列为“四品六命”。如今正值蜡梅花期,何不一起去赏“梅”?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

发布于 2025-07-13 21:43
收藏
1
上一篇:腊月之谜,揭秘“腊”字读音之谜,语文老师教学存疑? 下一篇:老话揭秘,“十冬腊平平过,来年必定虫子多”背后的预兆与农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