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业与服务业并行,携手共绘未来新蓝图

上海,制造业与服务业并行,携手共绘未来新蓝图"/

对于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是其经济发展的特点。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在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上海也是服务业的龙头城市,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既保持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对于上海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具体来说:
1. "制造业":上海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许多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地。制造业为上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 "服务业":上海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综上所述,对于上海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如果制造业在上海还有所布局,尤其是郊区有一些先进制造业布局,没有问题。

但是反过来,要求上海有生产要素的保障——你有土地吗?如果你土地不突破,在目前土地里,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切割的话,你怎么切?是不是要挤占服务业用地?

所以不是不要发展制造业,而是要看,制造业是通过新增生产要素保障实现,还是与服务业竞争来实现?如果前者,我绝对赞成。后者,我就不赞成。

我不赞成把制造业的发展表述为某一个比值。你不管是25%还是35%,你一划定,一定是把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立起来了。问题是,他们真是对立的吗?不是的呀。

比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不是相互赋能?我调研了一个企业,人工智能,他有终端产品。统计是制造业。我问他有没有销售、广告?他说我没有投入,就是每年举办一个人工智能大赛,为这个大赛成立了一个公司,是个服务业企业。所以你要提高制造业比重,那么这个人工智能大赛是不是不要搞了?

反过来说,做服务业,是不是有利于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的中间品。比如演唱会,搞一个餐饮业,那么中间是不是要有制造业投入?买个桌椅。医疗、教育,是不是也要制造业来提供中间品的?

真正制造业发展起来后,很可能服务业的占比上升会比制造业更快。

原标题:《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对上海来说,这不该是问题》

视频剪辑:唐泽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观见工作室出品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朱珉迕 胡幸阳

发布于 2025-07-13 20:16
收藏
1
上一篇:黄奇帆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五大战略功能,必须高度重视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