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险种名称上没啥变化了,我侧重下保险基础知识吧,尽量让更多的朋友能理解
1、医疗险
医疗险的市场格局基本上快要形成了
- 各家知名保险公司,凭借自身销售渠道/代理人/app/客服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基本盘,消费者更换产品的概率很低,同时还不能不断地吸引新的
- 互联网平台渠道如支付宝/微信,也有了ip级产品,产品也在不断地进化
- 再就是我们这些保险中介渠道了,没有可以借用的资源,只能是凭借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产品供给,以及个人努力,在不断地发展
1.1医疗保险核心是赔付医疗费用
最普通的医疗险是如下的结构

1、一般医疗保险金,不区分疾病/意外种类,只要是医院内产生的费用,都可以纳入保险赔付范围:
注意,可能会要求消费者先自付1万,剩余的保险公司100%赔付;或者不用消费者自付,全部费用由保险公司赔付。
2、特定疾病或者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本质上是挑出某些比较严重的疾病种类,额外增加一些保障内容,某些细节更好些。
3、院外恶性肿瘤特定药品责任
目前很多针对恶性肿瘤的药品都是医院外的,需要消费者在医院外的药房购买,在医院内使用,开的是药房的发票;而普通医疗险都是只能赔付医院内的(医院发票),这时候就需要消费者加上这个责任,普通医疗险才能进行赔付。
1.2医疗险比较实用的几个扩展方向信息
主要针对三个方向,
1、
现在某些新产品的出现,可以赔付全面承保院外购药药
由于医保改革的影响,大量药品从医院内挪出到医院外的药房,而普通医疗险对这方面的赔付是有不足的;比如说医生开了处方,让患者去医院外的药房买些常用药,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不会赔付。
这些院外购药,当然赔付形式上会有所不同。
2、国际部/特需部/私立医院
同样也是由于医保改革的影响,公立医院在治疗某些疾病的时候不一定会以身体最优为优先。
而在上述这些特定医疗场所,他们和医保没关系,较少受到影响。
3、保证续保和非保证续保
就是理赔后,保险公司是否能保证一定能卖下去。
部分公司是在合同上给了承诺,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比如说20年内)一定可以买上;部分公司不给承诺,只能说以往一直比较正常,都会给正常续保。
1.3百万医疗险推荐,最为普通大众的险种
非保证续保:平安健康平安e生保,众安保险尊享e生也可以
优势:运营时间长、保费规模较大,经营比较稳定
保证续保:平安健康安欣保或者太保健康蓝医保,或者人保寿险金医保/人保健康好医保等等都可以
优势:可以给保证续保的承诺
0免赔的医疗险:安盛的卓越馨选、众安的尊享e生中高端(小朋友)
优势:在医保报销后,医疗费用可以100%获赔
1.4中端医疗险推荐,不受医保的影响,全面支持院外购药,可赔付国际部等地方
MSH的欣享人生
是否可以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中端医疗险之一了:毕竟是16年上市,且一直稳定运营至今。
当然也还有其他产品,安盛智选住院、利宝的柏世利享、美亚臻馨优选、平安明爱安馨等等,在沟通了很多次之后,越来越在乎保险公司本身了。
1.5兜底型的医疗险
众安的众民保系列/太平洋蓝医保免健告产品
如果身体不合适,没有办法选择普通的医疗险,可以考虑众安的免核保医疗险,众安保险的创新性真的很强,把众民保打造成了一个系列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客户群体
1.众民保*复发险,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保险,0-Ⅱ期
2.众民保*重疾险(简易健告),一年期重疾险,投保门槛低
3.众民保*重疾险(免健告),一年期重疾险,无投保门槛
4.众民保*百万医疗险,有免赔额2万,理赔门槛较高
5.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0免赔额,很容易获赔
太平洋蓝医保系列的医疗险,是在不断地发展,
对于医疗保险,大家可以用一个动态的眼光,医疗环境在发展,作为伴随而生的医疗险也在发展,自己所持有医疗险在当下有落伍,但是有可能在后面再赶上来……
2、定期寿险
没有看到新型产品上市
同方全球臻爱2024,以及华贵大麦2024 两大经典产品,未更换过
- 前者是合资全国性公司,还能做到返还保费
- 后者算中资地方性公司,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的最知名IP
这两个产品只在非常细微地方有差异,比如说免责条款(酒驾)、可选责任
3、重疾险
3.1重疾险含义介绍
重疾险理赔的核心是条款,保证基础保障责任的前提下,承保公司相对还行,保费便宜就够了。

重疾险保障核心是针对重症的赔付,也就是约定的一百来种重大疾病(包括病、手术、状态三种类型),不同重疾险产品之间的赔付标准,几乎完全一致。
差距在于细节责任组合,以及保费高低上,这里以某产品为例子,介绍下重疾险不同责任的含义。
1、重症赔付,部分公司默认只赔付一次,部分公司可以赔付多次(分组与不分组不用太计较),这也就是大家通俗意义上的重疾,买的保额也就是重症的赔付金额100%。
2、中症和轻症,默认两者一起说,不同公司的理赔标准开始有点差距,但不大,算是各有优劣势;重点不同在于赔付保额的不同比例,比如说30%、45%等等,其次是赔付次数的不同。
重、中、轻结构,是几乎所有重疾险的标准样式
以下是不同产品的特色组成部分,也就是选择点。
3、少儿特定疾病/罕见疾病/白血病和严重肥胖/重症监护等,属于少儿重疾险的特色责任,在部分特定情况下有用。
4、多次重大疾病保险金,如果说产品默认重症赔付一次,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提供附加责任,可以加钱的情况下,多赔付几次重症
5、恶性肿瘤-重度津关爱,加钱的情况下,针对恶性肿瘤可以进一步的赔付,让保险公司多赔付,算是针对癌症(容易复发、转移、新发、持续)这样一种常见病的加强。
6、疾病关爱保险金,加钱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个特定年龄段,让保险公司多赔付一部分。这个算是针对重中轻责任的加强
- 中度和轻度豁免保费,也就是出现了中症或者轻症后,保险公司在赔付了对应金额后,假如保费还没有交完,那么剩余的保费就不用交了,保险依然有效
8、身故或者全残,重疾险本身针对的是疾病,具有纯消费的属性,假如一辈子没有得病,或者不是因为约定的病过世的,保险公司是不赔付的,这时候为了实现兜底,可以在加钱的情况下让保险公司也赔付身故留给继承人。这个责任保费非常贵
3.2重疾险种推荐
招商仁和青云卫5号/复星保德信和北京人寿大黄蜂
都是过往经典少儿重疾险的延续,主要是针对细微保障责任进行调整。
人保寿险i无忧3.0
不算是极致的便宜,公司层面还行,然后保障责任比较灵活,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的责任就行。相比同一梯队的保险公司,保费更低、保障责任不降低。
复星联合达尔文11号、君龙人寿守卫者7号、超级玛丽13号等等
保费便宜,部分情况下,智能核保结论相对比较好。
4、意外险
4.1意外险介绍

意外险核心是身故/伤残的赔付,也就是身故或者不同伤残等级下赔付不同的金额,这点不同保险公司几乎完全一样。
其次是意外医疗的赔付,也就是针对意外导致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也是最高频使用到的地方。不同公司之间开始有差距,比如部分医保先报销、部分只能赔付医保范围内、部分只能报销一定的比例等等
再次是住院津贴,也就是住院一天,保险公司在赔医疗费之外,额外给的津贴。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在于给不给津贴、津贴的额度不一样,或者起始给的天数不一样等等
接下来常见的一些概念性责任,比如说猝死,猝死严格不算意外,但是意外险也可以进行赔付,不同产品之间差别在于猝死给的金额不同、对猝死的定义不同等等
最后是一些特色责任,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用到,比如说乘坐机动车的情况下出现意外、骨折情况救护车等等
4.2险种介绍
- 小朋友就是平安小玩童,68元起
没啥好说的,同样的保费下几乎就是最好的了,甚至没有之一。
- 成人就是太平洋保险的小蜜蜂,也就是300块买100万保额
风控原因,我基本上放弃了人保大金刚系列产品;小蜜蜂是刚刚有的,要比之前的备选产品中华联合大护法好点
- 老人就是美亚乐享百万意外险,150元档就行
对最高发的医疗费用赔付较好的,100%可以赔付,不要求先使用医保,也可以赔付骨折下的一些的费用。
大家选储蓄险的时候,可以适当往税收优惠型的险种上考虑下
这个月没有关于储蓄险的推荐,经常看同事们的各种销售数据,但是我个人没有销售,暂时空一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