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回族篇,探寻手抓羊肉中的民族风情与文化烙印

“可爱的中国”回族篇,探寻手抓羊肉中的民族风情与文化烙印"/

“可爱的中国”之回族:一道手抓羊肉背后的文化印记
手抓羊肉,作为回族饮食文化中的一道经典菜肴,不仅是一道美味的佳肴,更是回族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缩影。以下是手抓羊肉背后的文化印记:
1. "历史渊源": 回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手抓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习惯于用手抓食肉类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饮食习惯逐渐演变为回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2. "饮食习惯":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其饮食文化深受宗教影响。手抓羊肉的制作和食用都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饮食规范,如选用的羊肉必须是清真肉,即按照伊斯兰教规定屠宰的牲畜。
3. "烹饪技艺": 手抓羊肉的烹饪技艺讲究火候和调料的搭配。通常选用羊腿肉,经过腌制后,用慢火炖煮,使肉质鲜嫩多汁。烹饪过程中,回族厨师会根据个人口味和地方特色,加入适量的香料,如孜然、辣椒、大葱等,使羊肉具有独特的香味。
4. "社交意义": 在回族聚居区,手抓羊肉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亲朋好友聚会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用手抓食羊肉,这种饮食方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5. "文化传承

相关内容: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丰富,饮食多样。这里的老毛手抓羊肉也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73岁的毛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毛手抓羊肉的传承人。据他介绍,回族人喜欢吃手抓羊肉,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是回族流传至今的特色美食。

别看一道简单的手抓羊肉,在制作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要求:选羊不能大、不能小,煮羊的水温、火候,时间等等都有要求,切羊也要用祖传的刀功刀法……

这些年来,毛强用最正宗的老毛手抓羊肉,先后接待一百多万的国内外宾客。不少游客专程到宁夏体验当地特色回族美食。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手抓羊肉已经成为回族宴席、嫁娶等重要节点上的特色菜之一。

毛强说,虽然他这个年纪已经是暮年了,但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追梦人”,他想用自己祖传的手艺,让老毛手抓羊肉逐步走出宁夏,向全国发展,也成为宣传宁夏、宣传回族的重要窗口。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银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可爱的中国”各民族优秀知识分子讲述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系列短视频共58集,从8月6日起,将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请关注。

发布于 2025-07-13 00:12
收藏
1
上一篇:年轻时,是挥霍青春去旅游,还是精打细算攒钱?一场关于成长的抉择 下一篇:原来回族美食如此丰富,揭秘你未知的多彩风味!一探究竟,你认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