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
烟囱浸入夜晚的背影
星星寂寞出苍白的眼神
塔吊弯曲 孤独的告白
即将被肢解的钢铁
暴露在嘲笑下
曾经的颂词是否还有意义
月亮满脸是伤感
滴下艰难惆怅的泪水
地上的小草 绝望的枯黄
可不解风情的夹竹桃
偏偏依旧姹紫嫣红
衬托着老照片的骄傲
呼唤着淬炼后的重生

赏析:
《风景》以凝练的意象勾勒工厂搬迁的苍凉图景,却在灰暗中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深邃的哲思。
开篇“烟囱浸入背影”、“塔吊弯曲告白”、“钢铁暴露在嘲笑下”,拟人化的工业巨物在夜色中低诉着被遗弃的孤寂与终结。“颂词意义”的诘问,更添历史虚无的苍茫。自然亦被染上悲情:“星月”苍白伤感,“小草”枯黄绝望。
转折与升华在于“夹竹桃”。 它“不解风情”,兀自“姹紫嫣红”,以蓬勃生机构成对死寂废墟最刺目也最有力的反叛。这抹亮色不仅“衬托老照片的骄傲”,更与这份历史荣光一同,主动“呼唤着淬炼后的重生”。
“ 淬炼后的重生”是诗眼所在。它将“被肢解的钢铁”的命运与工业本质的“淬炼”(锻造、提纯)相联,赋予衰败以积极意义——这不是终点,而是凤凰涅槃必经的烈火洗礼。夹竹桃的生机与老照片的记忆,共同成为呼唤内在转化与新生的力量。这“重生”指向在废墟之上,经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淬炼,锻造出全新的未来价值
全诗通过强烈的意象对比(灰暗/鲜红,枯败/生机),在深沉的哀婉中,最终升华为一曲关于毁灭与再生、历史与未来的坚韧赞歌,揭示了生命与记忆在时代变迁中催生希望的深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