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在一种平衡,谁都清楚一旦开打,大家都会一起消失。所以关键不是武器怎么用,而是让对手不敢动手。
射程超过八千公里的导弹,需要搭配核弹头才能构成威慑。没有核弹头,它就是一个飞得很远的金属管子,没有实际意义。
欧洲的英国和法国都把核力量放在海里。英国的核武器全部部署在四艘核潜艇上,用的是美国的“三叉戟2”导弹,总共有六十四枚。一艘潜艇据说能攻击四十座城市。

法国也保持六十四枚潜射导弹的规模,但他们用的是自己制造的M51导弹。这款导弹射程达到一万三千公里,能带六到十个分弹头。法国的核弹头数量有三百个左右,比英国多。
美国同样拥有强大的海基核力量,部署了二百八十八枚“三叉戟2”导弹。这些导弹和英国用的是同一款,单枚导弹能携带八个分弹头,每个弹头的威力是四十七万五千吨当量。

除了海里的,美国还有陆地上的。四百五十枚“民兵3”洲际导弹部署在陆地上。“民兵3”的射程是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一枚可以携带三个分弹头。
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庞大,能与美国抗衡。他们有五百二十枚左右的洲际导弹,核弹头总数超过五千枚。陆地上部署有“萨尔马特”和“亚尔斯”导弹,海里则有“布拉瓦”导弹。

这些导弹的射程覆盖了八千到一万八千公里。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影响了常规军事,但核力量的维护没有放松。
中国的洲际导弹数量,外界的说法是有四百多枚。其中东风41导弹的射程达到一万四千公里,飞行中可以改变轨道来躲避拦截系统。一枚导弹可以携带十个分弹头。

中国的策略是防御性的,维持够用的数量,不参与军备竞赛。这个够用的标准,就是确保在遭受攻击后,有能力进行有效反击。
还有一些国家,它们的核力量规模不大,但同样不能被忽视。朝鲜在2017年就测试了“火星14”导弹,射程超过一万公里。

现在最新的“火星18”导弹,射程据称达到一万五千公里,并且可以携带三到六个分弹头。一枚弹头的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三十倍。朝鲜没有公布导弹数量。
以色列的情况很特殊。这个国家从不承认拥有核武器,但外界普遍认为他们拥有十六枚“杰里克3”导弹。

这款导弹的标称射程是七千公里,但在需要时可以打到一万公里。它可以携带一个大当量核弹头,或者三个分弹头。这种模糊策略是它在中东地区立足的基础。
武器数量的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戏。当双方都有能力彻底摧毁对方时,四百五十枚和四十五枚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美国总计七百三十八枚洲际导弹,俄罗斯五百二十枚。这种数量级的对抗,一旦爆发,没有赢家。
洲际导弹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发射按钮,而在于它所建立的威慑。这种威慑的基础是让对手相信,任何攻击都会招致毁灭性的报复。
核心在于让对手明白,你有反击的能力,并且有反击的决心。这才是洲际导弹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阻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