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探微,视、望、见、眺、瞻、观、察、相之异同解析

文化常识探微,视、望、见、眺、瞻、观、察、相之异同解析"/

在汉语中,“视、望、见、眺、瞻、观、察、相”这些词虽然都有“观看”的意思,但它们在用法和语境上各有侧重:
1. "视":一般是指用眼睛看。如“视力”、“视觉”等,常用于形容观察或审视。 - 例句:医生仔细地视诊了病人的喉咙。
2. "望":通常指远望,有期待、希望的含义。如“望眼欲穿”、“望星空”等。 - 例句:他站在山顶上,望着远方的城市。
3. "见":表示看到、遇见,比“视”更强调结果。 - 例句:我在公园里见到了一只小猫。
4. "眺":指从高处远望,带有欣赏、畅快的意味。 - 例句:他从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风景。
5. "瞻":多用于敬重的观看,如瞻仰、瞻望等。 - 例句:学生们瞻仰着老师的画像。
6. "观":广义上指看,有观察、观看的意思,但更侧重于观察事物的过程。 - 例句:他观看了那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7. "察":指仔细观察,侧重于观察的细致和深入。 - 例句:科学家通过精密的仪器对宇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8. "相

相关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意思是说,玄之又玄的道无处不在却处处在,运行在天地万物之间。然而我们却看不见,闻不着,听不到。看不见的状态叫夷,听不见称希,而摸之不得则是微。

这里“视之不见”中的“视”字,就是看的最初表达方式,表示观看的意思,也是最平常的看。

和视一样,还有望、见、眺、瞻、观、察、相等字词,也都表示观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望,是向远处看。因此有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话,车辙在地上,所以是视,而要看到远方,只能站在车子上的“轼”才行。这里的“轼”,是指车厢前的扶手。苏洵给儿子取名苏轼,就是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不显山露水却又有用的人。

见,表示已经看见了。而视和望只表示看的动作,却并不代表有了结果,见却是确定的。因此才有“视而不见”的说法。

眺,和望一样,也是向远处看。不同之处在于,眺更偏向远看风景。如谢灵运有诗"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耳中倾听到的是滚滚波涛声,眼睛看到的是峰峦叠嶂。

瞻,也是向远处看的意思,但又引申出向高处看。因此有“瞻仰”的词语,就是一种怀着崇敬心情仰望之意。

观,仔细看。观,是有目的地仔细看。比如“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观鱼,就是站在那里仔看看鱼的状态。

察,和观一样,也是仔细看因此有“观看”的词语。不同处在于,察要有判断的因素,这是观所不具备的。如“察其究竟”,就是观看过后要有自己的结论。

相,同样是仔细看,相却有审查辨别的意思。所以看人面貌谈吐而判断一个人性格特征,叫“相面”,而不能称为“观面”或“察面”。

这就是以上所有表示观看的字词的不同之处。

文澜作。

发布于 2025-07-11 01:15
收藏
1
上一篇:说(shuō)客、铁骑(qí)……拼音变革来袭,这些字词读音大变样! 下一篇:"客不带客"新趋势,共享经济下旅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