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源头揭秘,这份档案为您解答千古之谜

黄河之水源头揭秘,这份档案为您解答千古之谜"/

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其水源主要来自青藏高原。黄河之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地方:
1. "三江源地区":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这里被称为“三江源”,因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都发源于这里。
2.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黄河水系的主要水源地,这里的冰川和积雪在夏季融化后,汇成河流,成为黄河的重要水源。
3. "川西高原":川西高原也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尤其是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冰川融水。
4.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也是黄河的重要补给水源。
这份档案可能详细记录了黄河的流域范围、水文特征、水资源分布、水系结构、生态环境等信息,并分析了黄河水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黄河之水从青藏高原等地区汇聚而来,经过多个流域的流动,最终流入渤海。同时,档案可能还提到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相关内容:

舆图是古人对地图的称谓

它真实记录了历史的时空变换

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期将继续围绕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向大家介绍黄河源舆图系列档案


寻觅黄河源


文献遗产名称:

清代河源图

及《黄河源图》雕版

文献形成年代:

文献数量:3件

文献保存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自古以来,黄河源头就像一道难解的谜题。由于古人认为黄河下游的泛滥可能与河源存在关系,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多次探源活动,并留存下来诸多河源图。我国官方首次派人实地考察黄河河源是在元代。元代女真人都实、阔阔出兄弟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考察黄河河源后,绘制出的《黄河源图》,第一次探明了黄河河源,详细记载并描绘了河源地区的情形,该图也成为目前所知最早一幅实测的黄河源图。


元代绘制《黄河源图》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两位皇帝在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的同时,为了探求河患根源,都曾派人前往河源地区,在实地勘察基础上绘制出黄河源系列舆图,包括《星宿海河源图》《黄河发源图》以及《黄河源图》及其雕版。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派亲信侍卫拉锡和内阁侍读学士舒兰奔赴青海地区,深入探索黄河源。拉锡一行对星宿海一带及黄河源情况做了认真的考察与记录,确定了扎陵湖、鄂陵湖两个巨型湖泊的名字,测量了两湖面积、相互距离等,探明了昆仑诸山与河源的关系。回到北京后,向康熙作了详细奏报,并绘制了《星宿海河源图》进呈御览。这次河源考察,也纠正了《汉书·地理志》的黄河伏流说,是黄河源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黄河发源图》则采用西方经纬度测绘法绘制,提高了清代舆图河源地区绘制的精度和准度。


阿弥达勘察黄河源路线示意图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令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青海探索河源,告祭河神,祈求解除河南黄河水患。阿弥达此次探源行动,是我国历史上探查黄河河源最远的一次地理考察。《黄河源图》即根据阿弥达一行的探源实践绘制而成。


《黄河源图》


《黄河源图》系彩绘组图,由十幅拼合而成,单幅纵61.5厘米,横66厘米,上部是乾隆亲自撰写的满汉文合璧《上谕》《御制河源诗》以及《御制读〈宋史·河渠志〉》,下部是墨绘涂彩纸本图。该图从源头开始绘制,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山脉绘以青黄色,水道绘以蓝绿色,黄河自鄂陵湖流出后渐变成黄色,展现了黄河源头至兰州的黄河上游景致。


《黄河源图》局部


从地图和文献来看,经过这次探查后,乾隆将黄河伏流出露地面的位置确定为“阿勒坦噶达素”,这一位置与现代河源的认知已经比较接近。该图也为1978年黄河源头的考察和认定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与凭证作用,对于如今研究黄河源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下一期

我们将带来与水厂有关珍贵档案文献

你知道

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叫什么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中国水事综合山东水利、水利新语、黄河网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王子月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王子月

校对 | 孟京

发布于 2025-07-09 05:57
收藏
1
上一篇:“知节气,体民俗,颂中华——武昌一幼儿园欢庆趣味游园会” 下一篇:探寻黄河源头之谜,青海省的神秘起点,源头真的仅碗口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