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起,这类东西禁止携带上飞机→严令来袭,出行需注意!

6月28日起,这类东西禁止携带上飞机→严令来袭,出行需注意!"/

6月28日起,根据中国民航局的规定,禁止携带上飞机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易燃易爆物品:如烟花、爆竹、汽油、柴油、酒精、油漆等。 2. 毒害品:如农药、毒品、放射性物质等。 3. 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硝酸等。 4.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 5. 爆炸性物品:如炸药、雷管、导火索等。 6. 其他危险品:如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
旅客在携带行李时,应严格遵守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切勿携带禁止物品上飞机。如有疑问,请咨询航空公司或相关机构。

相关内容:

据中国民航报最新消息: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据悉,今年以来

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

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

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上述情况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

对此,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并要求民航相关单位加强组织、做好宣传告知、严格查验、改进服务、做好应急准备等工作。

通知要求,各航司及其代理人应加强对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的警示宣传,让更多旅客了解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政策,积极引导旅客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各机场要充分利用广播、动态显示屏等形式,在安检通道、值机柜台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资料或增加提示环节,多场景密集宣传携带充电宝乘机安全风险及管控政策。

通知强调,各机场安检部门要加强对旅客随身携带充电宝查验,严防旅客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各航司、机场要在安检现场增派工作人员,做好旅客的服务指引及解释工作。要合理设置旅客对充电宝的自弃、暂存区域,明确暂存手续和流程,为旅客自弃、暂存提供便利,提升旅客对政策的理解度和配合度。

通知指出,各机场要参考《航站楼旅客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设施建设指南》,抓紧做好航站楼内旅客充电设施的加装、维护,提高充电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得性,更好满足旅客进、出港时的充电需求。

通知还要求各航空公司、机场加强旅客服务人员培训管理,确保员工熟悉掌握充电宝安全风险及政策,以便能够准确、有效地回应旅客问询。同时,各单位要按要求进一步完善锂电池起火、冒烟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员工情景意识、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imgarr

为什么充电宝不能在飞机上用?

因为飞机客舱属于增压环境,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客舱压力是变化的,会从起飞前的1个大气压降到巡航时的约0.6个大气压,降落时再慢慢增加到1个大气压。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充电宝,容易导致发热、增加自燃的概率,危害飞行安全。

什么是3C标识?

imgarr

3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根据国家规定,正规上市的充电宝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

充电宝一旦起火究竟有多可怕?

这个标志很多人忽略

充电宝起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问题。实验中,消防员用工具将一个充电宝的正负极短接,模拟短路情况,约15秒后,充电宝开始大量冒烟,温度迅速飙升至400℃以上。

imgarr

需要提醒的是,短路情况下,充电宝会持续升温,常见的灭火器没有太大效果,无法使充电宝降温,容易造成复燃。因此,充电宝起火的最佳灭火方式还是用水。

imgarr

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乘坐飞机时不能放入托运行李中,是因为在重物挤压的情况下,充电宝很容易起火。为验证这一风险,消防员对锂电池进行了极端破坏性实验。在电池受损瞬间,电芯开始冒烟,5分钟后发生爆炸,电芯外壳被炸飞10米远。

imgarr

正规的充电宝,会标注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里面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充电电池作为消耗品,如果在频繁使用中超过了可循环使用年限,可能会出现异常。

imgarr

画圈处为充电宝上的电池可循环使用5年年限标识

原标题:《6月28日起,这类东西禁止携带上飞机→》

发布于 2025-07-08 13:43
收藏
1
上一篇:注意!6月28日起生效,民航局新规严格禁止这类物品带上国内航班! 下一篇:今日起禁止携带!乘机提醒,重要物品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