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痿症,遵循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疗效显著

男子痿症,遵循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疗效显著"/

“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疗痿症(一种以肌肉无力、萎缩为特征的疾病)的原则。这一原则认为,阳明经(胃经)与肌肉的强壮和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痿症应着重调理阳明经。
您提到根据《内经》的“治痿独取阳明”原则进行治疗并取得效果,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补益阳明、强筋壮骨作用的中药。例如,常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以及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
2. "针灸治疗":选取阳明经上的穴位进行针灸,如足三里、上巨虚等,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阳明经的穴位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4.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食用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山药、南瓜等,以增强脾胃功能。
5.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痿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如果您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建议继续遵循医嘱,进行后续

相关内容:

“治痿独取阳明” 为《黄帝内经》 经典理论之一,从阳明论治痿病每多凑效。


《灵枢·经筋》: “足阳明之筋,……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


说明阳明经是阴器的组成部分。


《素问·痿论篇》: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


宗筋指的是前阴,即阴器,阳明对其有润养作用。


《灵枢·经筋》: “足阳明之筋……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


说明阳明患病,则阴器也会痿废,所以治疗用药时多加入通调阳明经的药物,如柴胡、升麻、白芷、党参等,补气通阳,兼有甘温除热之义,治疗的重点在于“通”而不在于“温”。


《临证指南医案·阳痿》:“更有湿热为患者,宗筋必弛纵而不坚举,治用苦味坚阴,淡渗去湿,湿去热清,而病退矣;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惟有通补阳明而已。”


所以根据以上论述, 从 “治痿独取阳明” 论治男科痿病可以确立两大治法, 即 “通补阳明” 和“清阳明湿热”。

陈某,41岁。因勃起欠佳一年就诊。


刻下:大便溏泻,乏力异常,四肢不温,,畏寒怕冷,食欲不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弦细。


辩证:脾胃阳虚, 损及肾阳


治宜:补气通阳,兼以壮阳


拟方:党参、白术、肉桂、干姜、茯苓、木香、砂仁、制附子、炒薏苡仁、炙甘草、红景天、淫羊藿


二诊:服药七剂,功能好转,其余不适改善。随证调方,继服七剂,症消病愈。

本案患者症状表现如大便溏泻,乏力明显,食欲不振,四肢不温等符合“阳明虚”的特征。故采取“治痿独取阳明”的“通补阳明”之法。


方以党参、白术、甘草补气通阳;肉桂、干姜、砂仁、制附子温阳散寒;茯苓、炒薏苡仁健脾祛湿;木香尤善于行脾胃气滞不适,疏通全身气机。


红景天温通血脉,还可补气、补血、补精血;淫羊藿补命门、强精气;两者互用为治疗宗筋不举。


以上十二味药共用,共达通补阳明、温阳散寒、温达宗筋之效。


黄帝. 黄帝内经·素问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 88 - 89.


石 志 超. 论 阳 痿 治 从 阳 明 . 河 北 中 医, 1989(1): 33.


高兆旺. 通补阳明治阳痿求要. 陕西中医,1995,16( 11) : 527.


张宗礼,司福全. 阳痿从脾胃论治. 吉林中医药,2002,22( 3) :7 - 8.

发布于 2025-07-08 05:28
收藏
1
上一篇:“爱出汗”并非全因虚,揭秘这几种复杂出汗情况 下一篇:乾隆皇帝“十常”养生法,简便有效,你也能轻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