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色产品扬帆出海,闯荡国际市场新天地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色产品扬帆出海,闯荡国际市场新天地"/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以下是一些黔东南特色产品及其如何闯海外市场的策略:
### 特色产品
1. "银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银饰工艺闻名,其银饰工艺精湛,图案丰富,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2. "茶叶":黔东南地区盛产茶叶,尤其是苗族的“苗岭云雾”和侗族的“侗乡毛尖”等。 3. "酒类":苗族的“苗家酒”和侗族的“侗家酒”等民族特色酒类。 4. "食品":如酸汤鱼、苗家酸辣粉等特色美食。 5. "中药材":黔东南地区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如天麻、杜仲等。
### 闯海外市场的策略
1. "品牌建设":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2. "文化推广":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展示会等活动,向世界展示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产品。 3. "电商平台":利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4. "跨境电商":与海外电商平台合作,如亚马逊、eBay等,实现产品直接面向国际消费者。 5. "海外展会":参加国际展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德国慕尼黑国际礼品及消费品博览会等,

相关内容:

工人在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一家电气公司生产车间忙碌。唐 鹏摄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加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注塑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流水线前熟练地组装打火机部件;仓库门口,装满“岑巩造”打火机的货车整装待发。“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超100万元,获发明专利8项。公司打火机生产设备年销售量超过300台,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何克红介绍,目前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全自动化插盘机、焊接机等不仅满足了开发区内4家打火机生产企业的设备需求,还销往国内外市场。

作为贵州首批“乡村外贸”试点县,岑巩县积极探索外贸转型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该县打火机产业已培育8个自主品牌,获得了34项国际专利,带动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5%。如今,岑巩经开区(打火机)已成为贵州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

近年来,岑巩县抓住贵州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推动打火机外贸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新发展。2024年,岑巩县年产打火机达12.4亿只,完成总产值4.26亿元,其中出口量占90%以上,进出口额从2016年的57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3647.82万美元。岑巩经济开发区被列为2023年度贵州省开放型经济示范经济开发区,2024年成功申报为外贸提升区,2024年,该开发区完成外贸出口额2427.58万美元。

雷山县南猛村另辟蹊径,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开辟出一条外贸发展新路径。去年,在凯里召开的黔东南州在外乡贤座谈会上,雷山南猛共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与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正式签订了茶叶出海合作协议,标志着南猛村正式驶向国际市场。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说,当地拥有优质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合作是将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绝佳机会,更是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步。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会长徐洁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她表示,南猛村的高海拔茶叶在海外市场极具竞争优势,商会还计划开辟旅游航线,让南猛村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在岑巩县注溪镇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贵州省黔品思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寿军表示,去年与阿格弥尔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把思州柚、果干等当地特产摆上了俄罗斯6家特色超市的货架。今年与俄罗斯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让更多特色产品走进了俄罗斯560多家超市。截至目前,该公司外贸订单销量已突破3000吨大关。

从2021年思州柚初次“出海”,到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签单,出口582.66吨、货值430万元,该公司逐渐在国际市场扎根。“国外市场对订单交付能力相当看重,产品单一就很难行得通。”刘寿军深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站稳脚跟,就得抱团取暖。

走进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亚狮龙产业园车间,一台台机械设备正高速运转,生产线上,一颗颗洁白的羽毛球经过38道工序后,被装入印有“贵州制造”的包装盒,等待发往国内外市场。“产业园每天生产近2万打羽毛球,目前在赶制丹麦、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订单。”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胡兵介绍,2024年贵州亚狮龙产值达5.69亿元人民币,出口额突破1300万美元。(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

发布于 2025-07-08 05:14
收藏
1
上一篇:贵州凯里探秘之旅,苗侗风情与自然人文风光景点大盘点 下一篇:贵州从江盛夏,苗寨云雾缭绕,景致如画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