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没有海 heroes never die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观看了今年新春档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影片的结尾,中年困顿但仍不忘初心的赛车手张弛,驾车驶向巴音布鲁克的一片汪洋大海,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想。导演韩寒只说,对他而言,巴音布鲁克没有海,heroes never die。 那是当然啦!巴音布鲁克可是位于大陆中心、远离海洋的新疆,怎么可能有海呢。

然而除了海,巴音布鲁克可是有着无穷的魅力。
“草原无尽头,野花满山头,天鹅野鸭海鸥来聚头,九曲十八弯望不到源头”。在那遥远的大西北,在华夏第一州上,你来或者不来,中国第一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都静静地铺陈在那。
1.
华夏第一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蒙古语中巴音是富饶,郭楞是河流或流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巴州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为800余千米,面积达47.15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0,新疆面积的1/4,相当于江、浙、闽、赣四省面积之和,是中国行政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州,被誉为“华夏第一州”。

(图片来自新疆旅行网)
面积广阔的巴州,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比如,沙与海相交的博斯腾湖,雄伟的阿尔金山,神秘莫测的罗布泊,令人震惊的楼兰古城,浩瀚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奔腾的塔里木河,千年不倒的胡杨林……太多旷人的风光在这华夏第一州上展布着,随便哪一处都能令人心驰神往。而巴音布鲁克草原无疑是镶嵌在其中最闪亮的一块翡翠。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置图(图片来自知乎网友)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巴州和静县境内,处于中天山南麓盆地,伊犁山谷谷底,四周为雪山环抱,从西北方向来的北冰洋潮湿气流通过伊犁谷地越过分水岭侵入本区,故本区降水充沛,由于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湿润系数0.46-0.69,属湿润高寒气候。季节上只有冷暖各半年之分。 每年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大雪封山,冬季盆地内积雪厚度可达26厘米,积雪日数145天。而在夏季,尤其是6-8月,天气阴晴不定,变化莫测,晴朗的天空刹那间就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69%。夏季的降水形态,从高山到盆地具有明显的分带性,3500米以上为固态降水,3500-2800米为混合型降水,其下则为液态降水。全年多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要知道飞人博尔特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4米/秒)。
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余,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高山草原。这里历史上还是清朝东归土尔扈特部的家乡,现在还是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蒙古语布鲁克,意思为泉水,因此从名字”巴音布鲁克草原”就能猜到,这是一片水草丰茂的美丽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实景(图片来自新疆旅游网)
2.
天鹅湖 巴音布鲁克没有海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中心地带,大小祖鲁查河汇集成开都河(没错,就是西游记里那条差点淹了唐僧的通天河~),在汇集处,有许多湖泊相连,当地蒙古族牧民将这片相连的湖泊称为’‘胡娜恩淖尔”,意即“天鹅湖”。它并不像其他湖泊那样湖面如镜,水势浩渺.而是一片水陆杂陈的高山沼泽地。这千余平方公里的沼泽地,河网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孤岛、沙洲散布其间。弯弯曲曲的开都河贯穿其中,它宽如泊,窄如带,在沼泽里环绕回折,时而成“之”字形,时而“S”形。
全长516公里的开都河弯道之处多达1142处,真可谓曲折之水向东流,千回百转始到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眸。实际上,这就是地质学中所说的河曲,或者“蛇曲”。而蛇曲在草原上最为发达。因为草原地形相对平坦,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另外,草原地面的物质软硬恰好、松散适度。若太硬,河水切不下去;若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也许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因此草原上的河流往往是蛇曲形的河流。(关于美丽的河曲,“蛇曲”的完备解说与欣赏,参考本站历史文章:有一种风景叫“蛇曲”)



巴音布鲁克的九曲十八弯

巴音布鲁克的确是天鹅的极乐园。在湖泊浅滩里,生长着茂密的夏鲁草、水葱、蒲草等植物:湖水中分布着丰富的植物、水生昆虫、蠕虫和鱼类,为天鹅及其它水鸟居住、觅食、繁殖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沼泽地多处有深泥潭、人畜不能近前,而湖中的天鹅和水鸟可以悠然自得地游弋和栖息。每年春天水面刚刚解冻,天鹅从地中海、印度洋沿岸长途跋涉飞到这里,开始在此做窝孵卵,繁衍后代。4月中旬,天鹅开始产卵,一次4到8枚。孵化时,由雌雄天鹅轮流值班。经过一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三、四小时以后,小小天鹅就能跟着父母下水游泳觅食。两个月后体重就可以达到4公斤以上,同时也练就了远距离飞行的本领。最大的天鹅,身长可以达到1. 8米,有13公斤重。等到秋天,幼鸟羽毛丰满,便集群南飞。

巴音布鲁克的天鹅所以多,主要在于地理环境好,气候条件适宜。这里海拔2500米,没有明显的四季,只有寒季和暖季之分。每年6月到8月是暖季,平均气温在8℃一10 ℃,最热的时候,也只有20℃左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里少有人类的干扰。四周高山环抱,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只有少数蒙古族牧民冬天在这里放牧。而蒙古族牧民有着爱护天鹅的传统,他们把天鹅看作吉祥鸟和忠诚的象征,把骚扰天鹅看作极不道德的行为,把杀害天鹅的人看作凶手。

3.
英雄不老, heroes never die
清朝乾隆帝时,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即现在的新疆北部)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摆脱沙俄统治,回归祖国。高度凝练的博大汉语,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浓缩成一句话,岂知当时土尔扈特部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
这事说起来,土尔扈特部跟准噶尔同属漠西蒙古,此外还有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一共四部。明朝末年,准噶尔强大起来,欺负另外三部,杜尔伯特部远走漠北,和硕特部奔往青海,土尔扈特部远走欧洲,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当时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尚未被沙俄占领,于是土尔扈特部在那水草丰美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建立了国家---土尔扈特汗国。但好景不长,俄罗斯帝国强大起来后,就开始压迫他们,你要交税,你得给我打仗去,你得忠于沙皇,你得说俄语,得信东正教。土尔扈特人不堪忍受,在渥巴锡可汗的曾祖阿玉奇可汗在位时,派人绕道西伯利亚走了一年,来到北京朝见圣祖皇帝康熙。圣祖皇帝很高兴,派人回访土尔扈特部,宣讲清朝的民族宗教政策,很是欢迎他们。可是阴差阳错之下,又等了百十年,那边的可汗换成了渥巴锡,这边的皇帝换到了乾隆。同时俄国在位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女沙皇,一个德国女人,嫁到俄罗斯,做了沙皇。

她的扩张欲望极强,连年对外战争,土尔扈特部四万青壮年为俄罗斯帝国战死沙场,跟土耳其人、波兰人、瑞典人打仗,再打下去就没男丁了。一大帮说俄语吃鱼子酱信东正教长大的土尔扈特贵族在圣彼得堡念书,准备回来管理土尔扈特部,再这么发展下去土尔扈特部就要被俄罗斯同化了。
这时,渥巴锡可汗决定,必须带领部族回祖国。可东归的消息不慎泄露了,叶卡捷琳娜大帝派俄军碾压过来,情急之下渥巴锡可汗只好忍痛抛下伏尔加河西岸的九万部众,率领东岸十七万部众万里东归。

俄军在后紧追不舍,拖家带口的土尔扈特部坚忍不拔浴血奋战,最后到达中国境内的只有四万余人,跋涉的路程比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还长。在他们回国的路上,天寒地冻,那大沙漠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人进去过,他们是第一拨,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划出了最丰美的牧场给他们居住,渥巴锡可汗封为亲王,世袭罔替,一直传到民国,末代亲王就曾经当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副州长。

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凭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万里东归,向着祖国,土尔扈特部不愧是东归的英雄。
(无特别说明,本文图片均来自必应)
参考:
新疆巴音布鲁克盆地K-44-12 K-44-18 K-45-7 K-45-8 K-45-13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维普网 :丁昌民《巴音布鲁克 天鹅湖》
维普网 :黄传惕《草原上的天鹅湖 小记巴音布鲁克》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2013,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