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本周末(7月30日、31日),对于杭城幼升小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公办小学将对报名儿童进行现场信息核验,报名民办小学但未录取的儿童将于8月7日进行现场信息核验。
爸妈们要做哪些准备?哪些时间点需要注意?

现场信息核验,材料要带齐
现场信息核验时,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
户籍儿童:家庭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
集体户籍、拆迁过渡家庭儿童等特殊情况,根据各区、县(市)招生方案要求提交相应材料。
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户口本和适龄儿童本人居住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申请在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入学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请提交相应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告要求的材料。
注意: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需在杭州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其他儿童,除提供家庭户口本和父母双方身份证外,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核验时间请注意
公办小学现场信息核验时间为7月30日—31日,这几天,各公办小学都发出了具体的招生公告。
为减少家长们的等候时间,许多学校提前做好了分流安排。
有的学校分校区、分时段进行核验,比如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有学校以小区为单位分时段进行,如杭州市星洲小学。

有学校采用预约方式,提前让家长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具体时段。

建议爸妈们这几天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发出的招生公告,提前确认好现场信息核验时间。
同时,为减少聚集,不少学校表示,现场只需一名家长到校核验,许多学校还特别强调“不需要带孩子参加”,请爸爸妈妈们看清招生公告中的具体要求。
还有一个重要提醒:信息核验顺序与录取无关,请家长不要漏夜排队,在指定的时间段到校完成信息核验,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今年,还有一些学校进一步简化新生入学程序,家长不需要到现场核验。
比如上城区今年有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杭州市大学路小学、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杭州市钱学森学校等45所试点学校提供“入学一码通”服务。学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住户一致,已完成市入学管理系统信息登记,报名公办小学的适龄儿童家庭,可自主选择入学“一码通”服务。家长可于7月26日9:00-7月27日17:00期间扫描各校公布的二维码如实在线填写相关信息,并授权信息审核。通过学校审核的,7月30日-7月31日无需再前往学校进行现场信息核验。
这些时间点请注意
7月28日9:00-16:00,完成民办小学网上报名的儿童家长,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查询。双(多)胞胎家庭可向报名民办小学所在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参加组合绑定电脑派位。
7月30日—31日,公办小学对报名儿童进行现场信息核验。
8月2日,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工作开始。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以下简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由民办小学所在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电脑派位并公布录取结果;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报名儿童一次性全部录取。
8月4日9:00—16:00,市教育局在入学管理系统中公布招生不足的民办小学名单及剩余招生计划。完成网上报名且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其父母可在该时段登录入学管理系统,在招生不足的可补报的民办小学中选报一所学校,参加该民办小学的补招生。已选报公办小学的儿童也可参加招生不足的民办小学补招报名。所有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但未被录取的儿童,则按“同类情况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只报公办小学的同类别儿童之后录取。
8月5日12:00-16:00,完成民办小学补招网上报名的儿童家长,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补招报名审核结果查询。
双(多)胞胎家庭可向报名民办小学所在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参加组合绑定电脑派位。
8月6日,补招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由民办小学所在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电脑派位并公布补录取结果;补招报名人数未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报名儿童一次性全部录取。
8月7日,公办小学进行第二批现场信息核验。
8月8日开始,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小学根据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对第一阶段未录取的儿童进行分类排序、录取工作。
8月15日,公办小学招生基本结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