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个新闻:9月15日,海航集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海航董事长陈峰因为3.7万元被限制高消费,禁乘飞机高铁,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航空公司的老板坐不了飞机了,怎么个情况?吃瓜群众可能一头雾水。
其实去年2月份,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就对海航集团及董事长陈峰下发过限制消费令,原因是海航集团在与别的公司在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败诉,钱还不上不执行,被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曾经辉煌一时的海航集团,2019年营收6183亿元,是仅次于华为的中国知名民营企业。是如何跌下神坛的?

给大家说说海航的历史:
1988年海南特区成立,面对海南岛交通落后,与大陆连通的交通工具仅靠轮船,发展本地航空业成为了海南特区的头等大事。陈峰凭借着自身民航业的工作经验及政府人脉资源,找到了以前同在民航总局的同事王建,两人一拍即合,果断南下创业,成立了海南航空公司。这也是我国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制航空企业,通过陈峰的运作,成功融资2.5亿元;

1993年,海南航空实现6876万元税后利润,成为国内航空公司的盈利冠军;
1995年,不满足于现状的陈峰找到银行,想用海航的8架飞机向银行贷款,但银行因负债率高不肯借钱给陈峰。
而此时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间,资本市场逐步与世界接轨。有着优秀英语水平的陈峰提着包去了美国华尔街。拿着中国地图给投资者讲中国的发展计划、中国航空发展的潜力。
最终陈峰引起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关注,后者以2500万美元(约1.75亿人民币)购买了海航1亿股外资股。虽然2500万美元对索罗斯老爷子来说可能只是毛毛雨(索罗斯此时身价预计几十亿美元,仅1992年用100亿做空英镑就净赚6.5亿美元),但借助索罗斯这面大旗,陈峰很快融资到30亿元。海航集团实力大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海外股市大幅度缩水,陈峰凭借敏锐的资本嗅觉看准国外并购的机会,迅速拉开了海航大规模国际化、产业多元化的帷幕;
2016年海航开启疯狂“买买买”模式,以64.97亿美元收购希尔顿25%的股权,后又以60.67亿美元收购英迈,以及纽约曼哈顿中城大楼、路透社总部大楼、旧金山写字楼123、芝加哥高楼等,收购金额高达400亿美元。通过一系列超级收购,海航成为了覆盖航空、酒店、旅游、地产、零售、金融、物流等多行业的巨无霸,集团总资产飙升至10,155亿元;
2016年是海航最为荣光的一年,能与之光芒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安邦保险”了。有关安邦保险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我前天的文章《2万亿金融巨鳄安邦保险走上解散和清算之路》;

但老祖宗有句话叫”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中国民营企业的潜规则就是大部分企业做大做强以后都逃不过从内部开始腐朽腐败,对经营带来灾难性影响,从而逐步分崩瓦解的命运。海航也没有逃过这个命运。
2016年海航在最高光的一年,一起风雨创业25年的老伙计、老兄弟跟陈峰说:”兄弟你钱也赚够了,辛苦了这么多年该享享福了,公司的事你以后就别操心了。你就提前退休吧。“这场争斗了几年的内斗以陈峰”退休“暂时落下帷幕。
内部斗争刚结束,外部风险接踵而至。
海航蒙眼狂奔的疯狂买买买让潜在风险越来越大,高层对境内募钱境外疯狂加杠杆购买的行为已难以容忍。
2017年6月,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排查涉海外并购的大型民企的授信及风险,其中就包括安邦、万达、海航等。这个指示致使海航突然陷入流动性危机中。资金流动 危机,P2P平台兑付压力山大,股票市值缩水。
海航债务问题集中爆发,负债最高时达7179亿元,最“穷”时连飞机燃油费都没钱付了。至2018年海航总负债规模750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0.55%,资金链岌岌可危!

造化弄人,命运无常。
因2018年7月王健在法国普罗旺斯一座教堂附近坠亡。掌舵人去世,让所有高层措手不及,多项业务和交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本已”退休“2年的陈峰不得不重掌海航,此时安邦保险集团已被托管。
陈峰归来意图重整海航,大刀阔斧处置资产,清理300多家国外金融地产等非航空业务。
陈峰还是那个陈峰,他相信自己能化解海航的危机。
但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管是央企还是民航,所有航空公司都在喊着今年”活下去“的口号,而本已大厦将倾的海航,连喊这个口号都成了”奢求“。
“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应海航集团请求,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该来的还是来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大家都懂的。
疫情黑天鹅给了海航最后一击,自救已无望。仅靠”卖卖卖“是难以解开困境的,唯一解困的方法可能就是并入国企或国企注资,救活航空主业务,从而带动盘活其他业务。
回头看看,海航集团从1998年到2017年做到了排名世界第170位,建立了一个总资产逾万亿元,年收入逾6000亿元的商业帝国。但做大了没做强,一口吃成了一个胖子却是虚胖。忽视了整合集团内部的资源,收购的企业不能快速的产生效益,资金流而还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一旦银行不放贷马上就会遇到资金链困难。
反观国内民企第一位的华为,在面对目前被美国封锁的时候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不得不佩服任正非的眼光与格局。
君子泰而不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注我,带你看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