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官员表态,积极探讨与中国采用本币结算合作新路径

埃及官员表态,积极探讨与中国采用本币结算合作新路径"/

埃及官员表示,正在非常认真地考虑与中国使用本币结算,这表明埃及有意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可能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这一举措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中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目标。
使用本币结算有助于:
1. 减少汇率风险:使用本币结算可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双方企业稳定经营。
2. 降低交易成本:使用本币结算可以减少货币兑换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3. 促进贸易发展:本币结算有助于加强双边贸易往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
4. 提高金融稳定性:使用本币结算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降低金融风险。
总之,埃及官员的这一表态表明埃及愿意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这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关内容:

中新网5月3日电 “我们正在非常、非常、非常认真地考虑尝试从各国家或地区进口,并批准(使用)这些国家的本币与埃及货币交易。”

人民币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据沙特的阿拉伯电视台(Al Arabiya)报道,埃及供应部长阿里·穆塞勒希日前表示,埃及正在考虑使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商品贸易伙伴的货币,以减少对美元的需求。

阿里·穆塞勒希表示,这一目标目前尚未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已经取得了进展,无论是与中国、印度还是俄罗斯。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阿拉伯电视台称,近几个月以来,随着全球石油交易商寻求以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支付,美元数十年的主导地位受到质疑。推动这种转变的,是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及埃及等国出现美元短缺。

2023年早些时候,俄罗斯将埃及镑加入其汇率清单。一些交易商向路透社记者表示,他们不得不进行非美元交易。

报道称,作为基本商品的主要买家之一,埃及遭遇了外汇危机,导致埃及镑兑美元汇率下跌近 50%,进口受到抑制,并将埃及3月份的总体通货膨胀率推高至32.7%,接近历史纪录。

2023年以来,多国“去美元化”的实际行动持续加速,不少经济体纷纷通过创新跨境支付结算机制、签署双边货币协议、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等办法推行“去美元化”政策。

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自4月起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部分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4月1日,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意使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印尼、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多国也在持续推动本币贸易结算。

面对这一潮流,美国《商业内幕》写道,“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面临巨大挑战”。美国《国际银行家》杂志则分析,考虑到全球约1/4的人口都受到美国金融制裁的直接影响,世界各地的“去美元化”势头或许不那么令人感到意外。英国《金融时报》更是断言,一个多极的货币世界,可能会比想象的来得更快。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7-07 06:58
收藏
1
上一篇: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最大面值揭秘——非洲篇 下一篇:埃及官员提议,与中印俄三国开展本币结算,旨在降低美元依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