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三十年,西双版纳机场谱写发展新篇章

砥砺奋进三十年,西双版纳机场谱写发展新篇章"/

砥砺前行三十载,西双版纳机场发展迅猛,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以下是对西双版纳机场发展迅猛的几点分析:
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西双版纳机场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政策包括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简化机场建设审批流程、优化航线网络等。
2. 地理优势: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地处东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机场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旅游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热带雨林、民族风情、野生动植物等。机场的快速发展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4. 航线网络优化:近年来,西双版纳机场不断优化航线网络,开通了多条国内外航线,实现了与国内外重要城市的互联互通。这为旅客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5. 信息化建设:西双版纳机场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机场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了机场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6. 人才培养:机场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机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西双版纳机场在过去的三十载里,凭借

相关内容: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记者近日从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了解到,截至4月7日,西双版纳机场通航整30年。30年来,西双版纳机场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积极与先进对标、与国际接轨,扎实培育四通八达、密集高效的国内、国际航空网络。

南国雨林、满眼叠翠、万顷旖旎,四季飘香。西双版纳,地球北回归线附近的一片绿洲,犹如一颗通体温润的“绿宝石”,无论时光流淌、岁月更替,总是焕发着神奇魅力和无限生机。西双版纳机场的梦就在此起航。

西双版纳机场地处中缅、中老边境,于1987年12月1日动工兴建,1990年4月7日正式通航投入运营,1997年1月1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口岸机场。30年来,西双机场从通航时的1条航线、1个城市、1周4架次飞机,1个航空公司经营发展到现在拥有66条航线、50个通航城市(其中国内45个、国际5个)、1周1050架次飞机,21家航空公司在西双版纳机场运营。通航城市有昆明、丽江、大理、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香格里拉、曼谷、清迈、琅勃拉邦等。各航空公司的进入和多条航线的开通,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西双版纳机场也被誉为“中国支线机场的一面旗帜”。

开航当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万人次,但随着机场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3次改扩建的西双版纳机场拥有停机位18个,并设有8座登机廊桥,按保障旅客吞吐量350万人 /年设计建造,机场等级提升至4D级,使机场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越。

通过改扩建机场服务保障能力、配套设施设备、飞行适航条件等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了机场安全服务保障能力。旅客吞吐量2004年突破100万人次、2012年突破200万人次、2013年突破300万人次、2015年突破400万人次,2019年突破了500万人次,机场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机场先后荣获民航总局授予的“全国民航机场飞行区管理先进单位”、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航“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和运输生产的双重压力,西双版纳机场将以民航强省战略目标为引领,全面推进“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着力提升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改善服务品质。以高质量的发展带领机场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逐梦机场、创造未来,开启新时代西双版纳机场助力民航强省的新征程,向年旅客吞吐量破千万迈进,为实现云南次区域枢纽机场建设目标砥砺奋斗。

发布于 2025-07-07 02:17
收藏
1
上一篇:西双版纳机场再创辉煌,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大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