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废弃老街,昔日盐业繁华,今朝门庭冷落杂草丛生

乐山废弃老街,昔日盐业繁华,今朝门庭冷落杂草丛生"/

乐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废弃的老街道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这些老街道曾经因盐业而繁荣,吸引了众多商贾和游客,成为热闹非凡的地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盐业逐渐衰落,这些老街道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变得门可罗雀,杂草丛生。
这些废弃的老街道,虽然不再繁华,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乐山乃至中国盐业发展的重要资料。保护和利用这些老街道,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还可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保护和利用这些废弃的老街道:
1. 文化遗产保护:将废弃的老街道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保留。
2. 文化展示:在老街道设立博物馆、展览馆等,展示乐山盐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吸引游客参观。
3. 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等,为老街道注入新的活力。
4. 生态修复:对老街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打造绿色景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5. 旅游开发:将老街道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乐山的历史韵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乐山废弃的老街道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内容: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荒废的村镇会日益增多,这属于自然现象,无需过度阐释。在这些荒废的村镇里,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多年之后便会完全坍塌,沦为残垣断壁;而有些虽无人居住,可家具和房屋却完好无损,宛如独特的风景般存在,饶有趣味,例如乐山的兴隆里。

乐山名气最大的景区当属乐山大佛,而最具知名度的废旧老街道或许就是兴隆里了。它坐落在五通桥区竹根镇花盐街中部,处于乐山市区的城郊地带,位于青龙山与茫溪河之间的斜坡台地上。此地离乐山城区并不远,仅20多公里,开车大约40分钟就能到达。

兴隆里是一条因盐业发展而兴盛起来的老街。有记载显示,五通桥开展蓄卤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开明故治鳖灵所处的时代。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取卤制盐技术日益成熟,吸引了众多盐商前来定居。随着人口增多,原居住地容纳不下,自清朝末年起,便在兴隆里逐渐形成了街道。即便从那时开始计算,这条街道也已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了。

往昔盐业兴盛,兴隆里也声名远扬。据当地年近九十的袁淑群老人追忆,那时的兴隆里十分热闹,码头上泊满了船只,经商之人、苦力劳动者以及路过此地的人都会下船歇脚,让本就不宽阔的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商业也极为繁荣,旅馆、茶楼等应有尽有,而且常常宾客盈门,生意红火。

令人惋惜的是,近几十年间,盐业发展大不如前,失去了往日的兴盛,兴隆里也随之渐渐衰败,不复往昔的繁荣景象。为了维持生计,年轻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老人们因种种无奈,只能继续留在此处生活。然而,岁月无情,人口日益减少。到如今,整条街道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仿佛已被人们遗忘,如同被废弃了一般。

踏入兴隆里,在青石板路的两侧,分布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四川传统民居。这些民居采用砖木结构,屋顶覆盖着小青瓦。尽管有一部分房屋已经倒塌,但大部分依然保存良好。颇为奇特的是,很多完好的房屋内部竟然摆放着家具,地面也较为干净整齐,仿佛主人刚刚离去。若不是院子里杂草疯长,谁都难以想象这是一条废弃的老街。

兴隆里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它坐落于景色清新秀美的茫溪河畔,与乐山大佛的距离较近,路程不到20公里。尽管它如今已被废弃,但价值犹存,就这样任其荒废着实令人惋惜。为何不借助乐山大佛的影响力来打造旅游景区呢?这说不定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你怎么看?

发布于 2025-07-06 13:44
收藏
1
上一篇:游老乐山,探寻历史足迹,尽享山水之乐 下一篇:老乐山景区荣登2024“冬游中原·老家河南”主题线路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