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员工辞职潮背后,工资低并非唯一,两大现实原因令人深思

地铁员工辞职潮背后,工资低并非唯一,两大现实原因令人深思"/

地铁员工大量辞职,除了工资低这一普遍原因外,还有以下两大原因:
1. 工作压力大:地铁员工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此外,由于地铁是公共交通工具,客流量大,员工需要面对乘客的投诉、纠纷等问题,心理压力较大。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员工身心俱疲,进而选择辞职。
2. 职业发展受限:在地铁行业,员工晋升空间有限,晋升机制不透明。许多员工在长期从事地铁工作时,发现自身职业发展受阻,无法实现个人价值。此外,地铁行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培训机会较少,这也使得员工在职业发展上感到迷茫和失望。
这两大原因都与员工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他们选择辞职的重要因素。为了稳定地铁行业的人才队伍,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相关内容:

地铁员工不想干了,是真的吗?

今年一季度,全国地铁员工离职的比例是百分之十三点八。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高了百分之四点二。很多以前让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留不住人了。一个叫李明的检修工说:“十年前入职时,父母说这是份体面活,现在连老同学聚会都不敢去。”

工资跟不上花销。广州一个叫陈琳的站务员,每月工资5680元。房贷就要还掉3000元,孩子奶粉1200元,自己吃饭坐车还要1500元。手机记账软件里,每个月都是负数。

全国范围看,一线地铁员工平均一个月挣5860元。这个钱比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低了差不多四成。深圳地铁去年说要给一线员工涨工资,涨了百分之十八。但是东西价格涨得更快,涨的钱很快就没了。

在北京地铁当安检员,一个月挣5200元,每天要站十个小时。有人辞职去送外卖,虽然每天干十二个小时,但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六。他说:“乘客把安检机当垃圾桶,泡面盒、奶茶杯直接往里扔。”劝一句还可能被投诉,一投诉就扣二百块钱。

身体上的累更不好受。一份行业报告说,有百分之四十六点七的地铁员工有职业病。最常见的是静脉曲张和腰椎疾病。成都一个叫王建国的检修师傅,干了二十年,腰椎间盘突出。他申请换岗位,三年都没批下来。

心理上的问题也很多。一个内部报告显示,地铁员工里,检查出抑郁的占了百分之二十八点九。一个驾驶员因为长期上夜班,生物钟乱了。有一次开车的时候突然感觉喘不上气,硬是把车开到站才倒下。

新机器来了,老的岗位就少了。北京地铁的技术内刊说,未来五年,每五个老岗位就要消失一个。一个五十二岁的检修组长,看着新装的轨道智能检测仪说:“这玩意儿一夜的检测量顶我干半年,可我的房贷还要还十五年。”

机器来了也带来了新工作。技术发展让运维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智能设备训导师这些新岗位多出来了。总共有十二种新职业。真正的本事不是守着一个岗位,而是能干新活。

有人就抓住了机会。杭州地铁有个叫陈明的高级技师,他以前也是钻地沟的检修工。后来他发明了一个“轨道探伤机器人”,还拿了国家专利。他直接被聘为专家,月薪从六千八涨到一万五。他说:“铁饭碗不是守出来的,是重新锻造的。”

公司也在想办法。成都地铁开始试一种“技能矩阵工资”。员工多考一个证,比如电工证、急救证,工资就能多一点。一个叫张帆的信号工,考了工业机器人操作证,工资单上就多了八百块。

学校也在帮忙。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办了“地铁订单班”。学生大三就去地铁公司实习,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有百分之九十二。这比社会上招来的人稳定性高了百分之三十五。

在青岛,原来的售票员也没有失业。他们被培训成了“城市向导”,专门给游客介绍怎么坐地铁去玩。因为干得好,绩效工资也涨了百分之三十。

发布于 2025-07-04 14:42
收藏
1
上一篇:地铁员工辞职潮背后,工资低只是表面,两大现实原因成辞职主因 下一篇: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AAA”评级,主体等级再攀新高